根據最新北京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在北京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北京考生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的分數在429至468分,位次為33970至3291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北京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29至468區間才能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一、北京考多少分能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1、2022年北京考生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968名;
2、2021年北京考生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970名;
3、2020年北京考生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916名;
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在北京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在北京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北京 | 綜合 | 物 | 本科 | 451 | 33968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在北京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北京 | 綜合 | 物 | 本科 | 429 | 33970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在北京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北京 | 綜合 | 物 | 本科 | 468 | 32916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填報要注意什么
1掌握信息
認真閱讀當地當年發布的有關高校招生的各類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規定。了解院校的辦學性質、收費標準、所屬批次,掌握高考志愿填報的其他要求等。通過有關院校的網站和宣傳資料,了解高校的辦學地點、專業設置、辦學特色、師資力量、培養方向等。仔細查閱有關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對進檔考生的排序辦法、錄取規則等。
2高考志愿填報要掌握報考技巧
包括掌握預測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及專業線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全面分析確定各批次各院校志愿及專業志愿,并填報好志愿草表。
3避免無效、錯填志愿
要認真了解當地當年高考志愿填報的規定和要求,了解報考學校的招生錄取規則,根據當地招辦公布的當年的招生計劃填報志愿外,考生還要充分利用校對簽字的機會,發現和糾正無效志愿和錯誤志愿。所以考生對校對志愿表一定不能馬虎應付,一定要高度重視,反復仔細核對。
第一志愿退檔影不影響第二志愿
在第一志愿被退檔的情況下,將會進入第二志愿的錄取程序,依次類推。若在填報志愿時選擇服從調劑,仍有機會被錄取;如果沒有服從調劑就會有落榜的風險。所以第一志愿退檔不會影響第二志愿。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分配”,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須按調配入學的義務,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校或專業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要有心理準備。
第一志愿填了服從就會按服從在缺額的招生計劃中優先調配比較好的學校或專業。服從調配者一旦被錄取,就必須到錄取你的院校就讀,否則,會影響國家招生計劃的完成。因此,對于這一欄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表態具體明確。
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最新介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始建于1999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社會力量創辦的獨立學院。學校快速發展,卓越進步,在全國民辦高校中脫穎而出,獨樹一幟,成為中國成長較快、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民辦大學。 學校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000余人,校園占地面積近千畝,建筑總面積30余萬平方米,下設7個學院和基礎教學部,開設33個本科專業(含方向),涉及工、管、經、文、藝五個學科門類,擁有學術交流中心、科研實驗中心、計算機中心、藝術中心及現代化運動場等教學生活設施。智能化圖書館能同時容納6000人閱讀和學習。 學校在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體系中準確定位,堅定走“精品化、國際化、個性化”的發展之路,依托北方國際大學聯盟豐厚的國際教學資源,先后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的256所大學,開通“本碩直通”和“微留學”等項目,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中國情懷、世界眼光的未來新型高端人才。 學校長期致力于學生工程實踐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大力開展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科技創新競賽活動。在多項全國高級別大賽中接連取得突破,獲獎人數和獎項等級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近五年來,獲國家級獎1123項,其中一等獎386項;獲省部級獎2165項。201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獲一等獎2項,在江蘇省100多所大學中排名第四。 學校與國際接軌的辦學理念、與行業和區域協調發展的辦學實踐、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以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豐碩成果,贏得了良好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新生報到率多年保持在97%以上,就業率連續三年超過98%,考研率和出國深造率在全國民辦高校中名列前茅。榮獲全國“首屆中國創新榜樣”、”江蘇省“5A級社會組織”、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同時,被騰訊、網易、新華、新浪四大中國影響力媒體機構評選為“社會影響力獨立學院”、“最受歡迎獨立學院”、“品牌實力獨立學院”和“綜合實力獨立學院”。 面向未來,學校將秉持“修學儲能、經世致用”的校訓,貫徹“文化引領、創新驅動、內涵發展、開放辦學”的發展理念,著力培養“有事業抱負、有敬業精神、有專業品質、有職業素養”的高級專門人才,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應用型”的科技大學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