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73至351分,位次為110562至6088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73至351區間才能上武漢交通職業學院。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武漢交通職業學院
1、2022年重慶考生上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3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0881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3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1038名;
3、2022年重慶考生上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6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9510名;
4、2021年重慶考生上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5646名;
5、2020年重慶考生上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0562名;
6、2020年重慶考生上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2415名;
二、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專科 | 314 | 60881 | 省政府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361 | 99510 | 省政府 |
2、2021年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專科 | 381 | 61038 | 省政府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333 | 95646 | 省政府 |
3、2020年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專科 | 273 | 110562 | 省政府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專科 | 351 | 62415 | 省政府 |
分數不高讀大學應該選擇省內還是省外
首先,就報考而言,一般情況下,省內的大學會給省內分配更多的報考名額,考生報考省內的大學分數線也會比外省考生低一些,所以對于一些報考省內學校有優勢的學生而言,自然是省內更好,當然這個并不絕對,也要因省份而定。
其次,環境氣候以及飲食習慣。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的氣候條件和文化差異還是比較大的,留在省內的話,學生到了大學,不需要適應,但是如果去了外省,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影響學習和生活的情況發生,就這一點而說,省內更具優勢。
最后,職業發展。如果畢業生未來想要報考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制等等,很多時候,單位是會限制考生的戶籍的,如果畢業生在外省讀書,就無法參與當地的招錄,失去了很多報考機會,而在省內讀書的考生,則是沒有這樣的煩惱。
所以,選擇在省內讀大學還是省外讀大學,其實差得不是一點點,但是如果說哪個更好,哪個更對,其實還是要因人而異,不能只看到差距就妄下決斷。
全國二本醫科大學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1 | 安徽醫科大學 |
2 | 大連醫科大學 |
3 | 福建醫科大學 |
4 | 河北醫科大學 |
5 | 廣東醫學院 |
6 | 昆明醫科大學 |
7 | 廣東藥學院 |
8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9 | 山西醫科大學 |
10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11 | 廣西醫科大學 |
12 | 成都醫學院 |
13 | 徐州醫學院 |
14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15 | 遼寧醫學院 |
16 | 西安醫學院 |
17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18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19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20 | 貴陽醫學院 |
21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22 | 沈陽醫學院 |
23 | 寧夏醫科大學 |
24 | 瀘州醫學院 |
25 | 新疆醫科大學 |
26 | 承德醫學院 |
27 | 湖北醫藥學院 |
28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29 | 濰坊醫學院 |
30 | 吉林醫藥學院 |
三、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辦學始于1953年,2003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原國家重點中專武漢水運工業學校和交通部直屬的武漢交通管理干部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是獨立設置的省屬公辦高等職業院校,隸屬湖北省教育廳。學校是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國家職業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樣板校、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國家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建設單位、首批國家示范職教集團(湖北物流職業教育集團)牽頭組建單位、首批入選全國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單位、教育部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國際郵輪乘務)建設第一主持單位、國家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優質省級基地、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湖北省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湖北省文明單位(連續八屆)、湖北省職業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湖北物流職業教育品牌建設單位。 學校占地面積1000畝,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含無形資產)11.5億,教學設備11643萬元,學校面向交通行業和社會發展需要,設置船舶與航運學院、物流學院等11個學院。學校現有國家示范專業點1個、國家骨干專業7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專業22個;建有國家級實訓基地4個、全國郵政行業人才培養基地1個、全國唯一的教育部上汽通用項目ASEP示范教學中心1個、5個省級實訓基地;主持建設教育部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1項,開發國家規劃教材10部,建有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課程4門,省部級精品課程10門,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0項;牽頭開發了教育部、商務部、湖北省中高職銜接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標準,開展了專本銜接聯合培養。 學校現有教職工749人,其中專任教師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比例達76.1%,副高以上職稱教師比例達34.3%,雙師型教師比例80%以上;享受省級以上政府津貼的專家5人,省部級以上專業帶頭人3人,省級楚天技能名師18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學校教師獲國家級優秀教師2人、全國技術能手1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1人、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名師獎1人、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青年科技英才”1人、交通運輸部“吳福—振華交通教育獎”1人、“中國交通教育優秀中青年教師獎”2人,“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教師獎1人,物流職業教育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高校十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1人、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3人、湖北省“十佳師德標兵”1人、湖北名師1人、“荊楚好老師”1人,“荊楚好老師”提名獎1人。學校建有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1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個、優質省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1個、“湖北職業教育技能名師工作室”2個。 學校面向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校生17000余人,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學校在“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獲得特等獎,連續兩年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銀獎,連續多年在湖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總積分排名前列。 學校持續推進“校政行企軍”多方合作,牽頭組建長江經濟帶物流職業教育協同發展聯盟、成立長江港航物流聯盟人才專業委員會,牽頭組建的湖北物流職業教育集團入選國家第一批示范職教集團,先后與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地鐵集團、華中科技園等近300家知名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系,建有9個特色產業學院、9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35個校企合作工作室,與浙江省玉環市、瑞安市政府開展校政合作辦學,與軍委部定向培養士官;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50所“經世國際學院”,是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中方副理事長單位、中國-東盟交通職教聯盟理事單位;學校先后與德國、馬來西亞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辦學,已招收三批國外留學生,與馬來西亞建設大學聯合開設中馬國際班,與老撾、柬埔寨等國家的職業學校聯合建立師資培訓基地,開發專業教學標準并組織實施;牽頭開發中國—東盟交通職教聯盟城市軌道交通信號技術專業教學標準。 學校是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是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職業教育分會船舶技術專業委員會、路橋工程類專業委員會、港口物流與管理專業委員會、湖北物流職業教育集團、長江港航物流聯盟人才專業委員會、湖北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市場營銷教育專業委員會、湖北省高職高專學報專業委員會等10余個行業專業協會的主任(副主任)委員、會長(副會長)單位。(2021年3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