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志愿,1953年出生,山東萊州人,漢族。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1991年入職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開始《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研究,至今已經24年,是中國持續研究大學排行榜時間最長、發表論文和著作最多的學者。他每年發布的大學排行榜被社會廣泛引用,已經成為優勢品牌。
一、聚志愿大學排行榜歷程
1、1993年,發表我國第一個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活動在內的大學排行榜:《中國大學評價?1991研究與發展》。在此之前的大學排行榜均不包含人文社科活動。
2、1997年,發表《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成果評價》論文。在國內外第一次實現不同類型大學之間(例如理工類大學與綜合類大學,農林類大學與政法類大學)的直接比較。其理論基礎是“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大學評價從此從經驗走向科學。
3、1997年之后,每年在學術期刊發表年度《中國大學評價》論文,全部使用公開數據,評價結果公開透明、可重復可檢驗。
4、2002年,發表《2002中國大學評價》、《2002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再探大學分類》論文。在國內外第一次實現了不同學科之間(例如物理學與政治學,機械工程與歷史學)的直接比較。理論基礎是“不同學科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具體方法是“學科歸一”。
5、2002年,發表我國第一個包含中國大學11個學科門類、71個學科類、全部258個本科專業的大學排行榜。
6、2002年,發表我國第一個包含中國大學所有研究生院(處)研究生11個學科門類、80個一級學科、全部361個二級學科的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排行榜。
7、2003年起,與中國統計出版社合作,按年度出版《挑大學選專業--高考(課程)志愿填報指南》和《挑大學選專業--考研(課程)擇校指南》,至今連續13年。
8、2010年,聚志愿研發的《科學引文數據庫》(ScienceCitationDatabase簡稱:SCD)實現網上查詢。SCD是涵蓋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農林科學、醫藥科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等全部學科的大型引文數據庫。
SCD的理論基礎基于以下3個方面:布拉德福(S.C.Bradford)的以“文獻集中與離散規律”為基礎的布拉德福定律。加菲爾德(E.Garfield)的“引文索引用于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