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的分數在346至415分,位次為107993至2742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46至415區間才能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1、2022年福建考生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545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506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204名;
4、2022年福建考生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0988名;
5、2020年福建考生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7853名;
6、2020年福建考生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7993名;
7、2020年福建考生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426名;
8、2020年福建考生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2283名;
二、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72 | 28545 | 省教育廳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30 | 93204 | 省教育廳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34 | 90988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67 | 29506 | 省教育廳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23 | 89111 | 省教育廳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25 | 88369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 | 402 | 87853 | 省教育廳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 | 402 | 87853 | 省教育廳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專科 | 346 | 107993 | 省教育廳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本科 | 465 | 27426 | 省教育廳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專科 | 415 | 42283 | 省教育廳 |
哪些公辦二本分數低適合報
學校名稱 | 2022最低分 | 批次 |
嶺南師范學院 | 464 | 二本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 458 | 二本 |
哈爾濱金融學院 | 457 | 二本 |
荊楚理工學院 | 455 | 二本 |
長春工程學院 | 454 | 二本 |
四川旅游學院 | 450 | 二本 |
桂林旅游學院 | 448 | 二本 |
濰坊醫學院 | 447 | 二本 |
贛南師范學院 | 445 | 二本 |
湖南文理學院 | 445 | 二本 |
長春大學 | 414 | 二本 |
吉林建筑大學 | 410 | 二本 |
贛南醫學院 | 410 | 二本 |
吉林化工學院 | 407 | 二本 |
沈陽理工大學 | 406 | 二本 |
贛南師范大學 | 406 | 二本 |
紅河學院 | 406 | 二本 |
福建商學院 | 406 | 二本 |
文山學院 | 406 | 二本 |
梧州學院 | 405 | 二本 |
高考志愿怎樣進行投檔
(一)按每批招生計劃數(含公費生招生數和擇校生招生數)的一定比例,劃定該批的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
(二)在每批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上,根據學校的招生計劃數,按考生志愿的先后次序,按學業考試七科總分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投檔時,分別按公費計劃數對應公費志愿、擇校計劃數對應擇校志愿,先投第一志愿,若不滿員,再投第二志愿,……依次類推;
(三)每批設“高分優先投檔線”,對高分考生按其志愿優先投檔;
(四)對于在兩個不同批次安排了招生計劃的學校,若在前一批投檔最低控制分數上未完成該批招生計劃,其剩余計劃數并入該校后一批次計劃完成。若招生學校在后一批次的投檔最低控制分數線上未能完成招生計劃,由市招考辦調整該校的投檔控制分數線直至完成其招生計劃。
(五)面向全市招生的學校是按各區的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上投檔。
(六)招生學校如無特殊理由,對所有投檔的考生均必須被錄取,不得退檔。
三、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最新介紹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高校。 學校地處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市市區,與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博物館、西湖公園相隔咫尺。學校建設園林式校園,四季飄香,開窗即景,古樹名木隨處可見,校園綠化率70%以上,是泉州市最美庭院綠化單位。 學校堅持“面向產業、服務地方”,以工為主,工、經、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現開設32個本科專業;設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軟件學院、創意設計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8個學院及通識教育中心,并成立人工智能、ICT、智能制造等3個產業學院。目前擁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應用型學科3個,省級示范性應用型專業群2個,省級高校服務產業特色專業3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5個。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質量立校”發展理念,秉承“知行合一”校訓,全面強化三全育人,著力構筑產教融合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實基礎、強能力、能創新、高素質”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學校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第六屆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第二屆福建省文明校園、福建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培育建設單位等榮譽。獲得2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福建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取得示范性應用型專業群、特色學科、教學團隊、科技創新團隊、“雙一流”專業、服務產業特色專業、雙創教改試點專業、“雙一流”課程、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等一批省級以上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成果。 學校強化實踐教學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作用,建有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福建應用中心、增材制造國家研究院福建應用技術研究院、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盧秉恒院士工作站、4個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個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個福建省協同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研究平臺;建成包括中央財政、省財政支持、省級示范性校企共建、泉州市產業實訓基地、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實訓基地等多個實驗實訓基地,及福建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一批教學實驗室;建有多個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是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示范點、福建省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園、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泉州市眾創空間。此外,還與德國博世力士樂、費斯托集團、西門子、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177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牽頭組建了泉州市信息、機械、智能制造職教集團、泉州市智能制造職業院校聯盟。 學校堅持開放式辦學,目前已與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實現多方面、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引進和共享優質國際教育教學資源。與美國賓州滑石大學合作開展“中美4+0聯合培養雙學位項目(軟件工程專業)”;與美國、烏克蘭、匈牙利的多所高校開通學分互認、本碩連讀和“國際本升碩綠色通道”等合作項目。與德國萊法州教育學院共建“中德(福建)教育合作與發展中心”,推動中德在人才培養、師資培訓、產教融合及科研創新等方面的合作,是教育部備案的優質省級師資培訓基地。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成長在泉州的文化沃土上,洋溢著泉州的蓬勃朝氣,承載著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命。學校將以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為目標,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努力開創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截至2021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