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青島濱海學院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青島濱海學院的分數在234至234分,位次為101807至2636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34至234區間才能上青島濱海學院。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青島濱海學院
1、2022年甘肅考生上青島濱海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3759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青島濱海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303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青島濱海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8683名;
4、2020年甘肅考生上青島濱海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5、2021年甘肅考生上青島濱海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821名;
6、2021年甘肅考生上青島濱海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9627名;
7、2020年甘肅考生上青島濱海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436名;
8、2020年甘肅考生上青島濱海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468名;
二、青島濱海學院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青島濱海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45 | 83759 | 省教育廳 |
2022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25 | 26367 | 省教育廳 |
2、2021年青島濱海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43 | 82303 | 省教育廳 |
2021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281 | 101807 | 省教育廳 |
2021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32 | 26821 | 省教育廳 |
2021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236 | 79627 | 省教育廳 |
3、2020年青島濱海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81 | 78683 | 省教育廳 |
2020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2020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53 | 27436 | 省教育廳 |
2020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234 | 84468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服從調劑被退檔怎么辦
1、參加本批次征集志愿
考生由于之前已經投檔成功該校被退檔,所以就無法再投志愿中的其它高校。但是高招錄取時,會出現很多原因,導致一些高校未完成招生計劃。此時省招辦會整理出信息,向考生征集志愿。需要注意,參加征集志愿也不一定會被錄取,因為有的高校比較受歡迎,所以投檔人數較多,競爭壓力會比較大。所以最好是選擇征集志愿名額較多、相對沒有那么熱門的院校。
2、參加下一批次志愿填報
上一批次被退檔的考生可以參加下一批次志愿填報。有的省份分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如果考生本科一批沒有被錄取,就需要參加本科二批志愿填報,如果本科二批也沒有被錄取,就只有參加專科批次了。
高考志愿填報什么叫專業組
高考志愿專業組是指想報考的專業。
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考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選擇志愿為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組。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成績位次,位次是按普通類所有考生總分排定,總分相同時,按文化總分、語文數學總分、語文或數學單科成績、外語單科成績、選考科目單科成績的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為同位次。
專業志愿組填報方法是什么全面梳理考生所在分段范圍內的院校及專業
無論高考如何變化、錄取模式如何改變,志愿的競爭歸根結底仍然是分數的競爭,平行志愿錄取規則的第一條就是“分數優先”。因此,考生及家長在志愿填報之前,一定要認真梳理自己所在分數段內具體包含著哪些院校以及專業可供選擇。
對照院校及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排除不符合條件的選項
在志愿準備過程中,不要忽視了擬填報志愿的選考科目要求。排除自己檢索范圍內選考科目不符合的選項,避免誤填報。
結合考生的興趣愛好、未來規劃,進一步縮小報考范圍
每名考生在其所在分數段內,都有大量的院校及專業可供選擇。在這個步驟當中,可以繼續使用排除法,進一步縮小目標范圍。首先直接排除考生不喜歡且不愿就讀的專業,其次通過院校地域,直接排除不愿就讀的地區。最后不愿就讀中外合作辦學或高收費專業的考生,直接排除該類招生專業等等。通過設置排除選項,就可以迅速縮小考生的報考范圍,減輕報考壓力。
做好“沖、穩、保”搭配,明確局部志愿功能
以首選科目為物理的570分考生為例,該名考生在“沖”志愿設計當中,可能會遇到部分“雙一流建設”院校、“211工程”院校的冷門專業和省屬熱門院校的強勢專業,此時,他所需要做出的選擇是個人能否接受名校的冷門專業還是去選擇省屬院校的熱門專業。
在“穩”志愿設計當中,他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自己心儀的院校、心儀的專業數量不夠充足,是否可以在能接受的院校當中擴大選擇范圍的問題。在“保”志愿設計當中,他一定要充分思考自己所對應保底志愿中哪些性價比更高,哪些更適合考研、升學,哪些更有利于未來就業的問題。
三、青島濱海學院最新介紹
青島濱海學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成為山東省首批(兩所)民辦本科高校,2009年具備學士學位授予權,2017年被確定為山東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培育建設單位,2019年與青島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學校設立文理基礎學院、大專文理基礎學院、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合作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酒店管理學院、教育學部、藝術傳媒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醫學院、財經學院等14個教學單位,開設49個本科專業、28個專科專業,涵蓋工學、醫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等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外籍留學生100余人。 學校秉承“以興教育才為己任,以利民報國為目的”辦學宗旨,以“培養明德、踐行、善事、創新之現代公民”為育人目標,堅持“要學做事,先學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育人理念、“有利于社會進步,有利于學生成才,有利于學校(教師)發展”做事準則和“嚴、精、實”做事標準。獲批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項目、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是山東省首批民辦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設高校和山東省民辦高校優質特色發展項目支持計劃高校;被評為全國德育先進典型、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50強高校、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教育部應用技術大學戰略研究改革試點院校、山東省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山東省文明校園、企校合作先進單位。 學校位于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勝地--青島市西海岸新區,依山傍海,宜學宜居,距火車站15分鐘車程。占地1200余畝,建筑總面積93.5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97億元,總資產50億余元(不含附屬三甲醫院);現有圖書館3座,紙質藏書238.9萬余冊,電子圖書140余萬種(16TB),閱覽室座位7200余個;有多媒體教室和語音教室座位17873個、200座以上學術報告廳6個、1600座禮堂1個;建有13個實驗(實踐)教學中心,10個校企一體化校內實習基地和132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內含1.35萬平方米的母嬰護理實訓中心、4.3萬平方米酒店管理專業實訓基地--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五星級珠山大飯店)、青島市建設標準最高的精準醫學與保健研究中心、1.4萬平方米世界動物自然生態博物館;有綜合運動場、四季游泳館、體育館等運動場地46個;校園有人工湖4個、200米長人工河一條。人工河系龍舟賽道,宜訓時節,人工河上,拱橋聯通東西,彩舟穿梭南北,近岸風擺秀荷,岸邊人柳相依;校園綠植品類近200種,花應四季,校園如畫。2020年,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占地226畝的三甲標準青島濱海學院附屬醫院(青島軍民融合醫院)已試營開診;總投資15億元,占地300余畝的大珠山校區已于2021年9月正式啟用。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97人,其中高級職稱591,博士、碩士學位者1165人,碩博教師占教師總數83.39%,另有外籍教師15人。有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優勢特色專業6個、市校共建專業5個、市重點建設學科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山東省一流課程5門、省級精品課程21門。在山東省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中,連續四年共獲得7個一等獎,兩次獲得“優秀組織獎”。累計培養10萬余名合格畢業生。據山東省人社廳2009年以來的通報,學校畢業生正式就業率始終位列全省本科高校前茅,2013年為全省58所本科高校第一名;2015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50強高校"。 2009年,青島市政府首次評選十佳大學生創業明星,3名濱海學院畢業生當選,以后每屆評選,濱海學子均榜上有名。學生考研報考錄取率連續6年突破45%,清華大學等名校錄取率達35%。 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學校“立德樹人經驗與啟示”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廣泛推介;創立學分學績制,學生自主選擇專業、課程、教師與學習年限,修滿規定學分學績可提前畢業;學校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個,省級重點和示范實驗室各1個,省級研究中心5個,建有電工電子、工科基礎、金屬材料、醫學護理等13個實驗(實踐)教學中心;打造了機電工程、土木工程、廣電傳媒、醫學護理、學前教育、電子商務、旅游管理、動漫藝術等“學產研”教學實體;注重通識教育,強化人文基礎與外語聽說等公共技能訓練,提升辦公做事能力;倡導人人掌握一門藝術技能、培養一種藝術修養,提高審美表達與美化生活能力;學校多措增強學生體能:大一學生學會游泳,自主研發體能測試系統賦予學生體能測試自主自由權,讓學生主動樂動,整體體質比高中時期有較高提升。學校設有青島市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山東省創客之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助推校企合作育人;學校為全國英語四六級、HSK中國漢語水平等多種國家等級考試考點,校內可直接考取職業資格證書。 學校致力建設開放的國際化大學,先后與30多個國家與地區(含中國臺灣)的120多所大學及科研機構交流合作,與美國圣道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西伯利亞國立交通大學、法國南錫商學院、加拿大薩省大學等50多所院校開展師生交流、合作辦學、課程合作項目,為師生出國(境)進修、深造提供了便利。學校要求100%韓語專業及60%以上日語專業學生,至少有半年以上國(境)外學習經歷,培養國際復合型人才;學校設置了赴外留學本科專業,先后聘請250多名國(境)外專家來校授課,派遣60多名教師赴外訪學,向合作國際高校派出學生2000多名,選派近百名漢語志愿者赴外工作;累計接收近30個國家長期留學生1700多名。 學校大學生享受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助學金、信用助學貸款及學校獎學金、助學金、校企合作獎學金等。學校教育發展基金會基金已達1億余元,每年以300萬元激勵優秀學生和資助貧困生,為特困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2019年度,資助總金額4147.6萬元,學生7939人次,占在校學生總數的39.7%。學校是山東省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 當前,站在*新時代歷史起跑線,學校以“創民辦清華”為宏偉藍圖,確立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至2022年建校30周年,綜合實力在省內本科院校中達到中等以上水平,成為山東省民辦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和全國民辦高校名校;第二步,至2042年建校50周年,成為國內一流名牌民辦大學和全國知名高校;第三步,成為中國“民辦清華”,向百年名校邁進,以責任和擔當承負起應有的時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