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錄取規則一樣嗎
高考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錄取規則:按你填志愿的順序來,所以,順序志愿填報的策略核心就是直接要求穩,第一個就要選相對有把握能讀上的。
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區別就蠻大的,比如AB兩個大學你考了500分,填的順序是AB,你同學考了501(只比你多一分),填的順序是BA,那如果A大學只剩一個名額,你同學沒有被B校提檔情況下,就只會招你同學,因為他分數高。
第一志愿:嚴格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填寫志愿表,志愿表中志愿學校和專業的“批次位置”一定要與“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批次位置相一致。
第二志愿:如果第一志愿填錄取分數高的學校,第二志愿就要填報錄取分數偏低的學校;第一志愿為部委屬或“211”“985”工程院校,二志愿就可以為一些地方院校。
因為高考志愿充分反映了考生對院校及專業的預期,所以高校參照高考志愿錄取上來的學生基本都是“想來我們學校就讀的”以及“想就讀**學科的”,所以能減低被錄取而不來就讀者的人數,可以減少學位空置率。
考生在充分了解相關院校相關學科的的情況下填報的志愿,也有助于保證學生在學習具體學科時候的適應度,盡量減少因不適合某專業要求而無法順利學習和成長的問題。
2、志愿填報誤區
誤區1:一心只想報名校。
正確觀點:名校里不是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普通院校也有好專業。
誤區2:招生簡章不重要。
正確觀點:招生簡章是填報志愿的重要依據,必須要仔細閱讀。
誤區3:同一批次的志愿可以隨便填。
正確觀點:填報志愿時要拉開梯度。
誤區4:熱門專業肯定好,冷門專業堅決不報。
正確觀點:填報專業“冷熱結合”更有利。
誤區5:全憑名稱選專業。
正確觀點:了解清楚專業學習內容及就業方向后再報考。
誤區6:堅持不服從調劑。
正確觀點:選擇服從調劑才能有效降低掉檔風險。
誤區7:完全按照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填報。
正確觀點:高考錄取分數線是存在波動的,不能完全依賴。
誤區8:平行志愿沒什么風險。
正確觀點:要警惕“投檔后又被退檔”的風險。
誤區9:哪個專業的就業好就報哪個。
正確觀點:除了專業的就業前景,還要考慮考生的自身特性。
誤區10:孩子只管學習,不用操心報志愿。
正確觀點:填報志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