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定向同樣都是師范生,兩者到底有什么區別?
公費師范生是指可以享受公費教育的師范生,在報考時還需要和教育廳提前簽訂協議,在學校期間住宿費用、學費都是由中央財政廳一律負責,同時還會發放生活補貼,不過學生在畢業后需要履行教育義務。
定向師范生是指在高中時期師范院校到學校進行招生,根據學生的戶口所在地來選擇定向人選,成功錄取后學生進入的大學,未來工作的地點都是指定地點的,學生在畢業后一般的就是地點都是偏遠地區,兩者之間還是有差別的。
差別一:定向、公費師范生的學校有所不同
能夠培養公費師范生的學校在我國只要六所高校,都是教育部直屬的院校,例如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德國,在進入校園后學生會跟所在院校簽署協議,在畢業后去往地方任教。
定向師范生所報考的院校有很多,畢業后到戶口所在地進行工作或者是到其他地區任教,不過一般都是邊遠地區。
差別二:兩者之間的工作時間不同
公費師范生的就業地點雖然與定向師范生差不多,一般情況下都是邊遠地區,不過有差別的是公費師范生與院校簽訂的協議只有幾年時間,任教時間滿足就可以選擇其他崗位或者繼續從事教育事業。
而定向師范生是一直都要在工作崗位上,想離職還是比較困難的,有著獨特的規定,這樣一看還是公費師范生更加好一些,可以說是就業方向是關鍵。
區別三:定向公費師范生的錄取標準不一樣
在我國能夠招收公費師范生的院校只有六所,名額也很少,相對而言錄取標準要嚴格一些,這六所高校原本的分數線就很高,即使開展公費師范生錄取分數也不會太低。
但是定向師范生的錄取標準就沒有那么嚴格,只要學生達到二本上一般都能成為定向生,開展定向生的師范院校也有很多,不過一般都只招收當地考生。
區別四:定向、公費生在補助方面也不同
公費師范生同樣也叫做免費師范生,是指除了平時的生活費,像一些學雜費、住宿費等等都會免除,不僅如此在每個月還會領到部分生活補助費,不過在入學前一定要簽署協議,當學生畢業后并沒有根據協議去往地區任教,是要將大學期間的學費等費用要補上。
定向師范生同樣會免除學費等等費用,不過補助金額會根據當地的經濟水平制定金額,發放補助的時間不固定,每個月或者是一次性都是有可能的。
以上基本上就是定向生與公費生的區別,兩者相比較起來,公費生會更加有優勢,不過公費生的錄取標準很嚴格,如今農村教師的福利待遇都在提升,很多地區都有著滿年限就能晉升的規定,不管是哪種都是非常可以的。
高考生想要報考師范院校,除了分數線還應該有哪些問題要注意
第一點:自己對師范院校的專業是否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老師”,有著興趣才有學習的勁頭,師范類的專業大多是與文科有關,一定沒有興趣做基礎,很容易感到枯燥,專業知識很難掌握,在未來很難有發展。
第二點:對教育事業是否有著責任心
一般的師范生都會選擇從事教育事業,當一位教師,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工作上的責任心,是否能認真教導好學生,一名有著責任心的教師在如今還是非常難得的,更容易得到家長的信任。
第三點:教師行業比較辛苦,學生是否有吃苦精神
對于教師行業,很多人都認為是比較悠閑的工作,擁有者其他行業沒有的寒暑假,其實不然教師行業非常辛苦,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除了要注意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還要注意學生心理健康等等問題,在如今的班級當中,一個班級的學生有很多,老師就會更加辛苦。
有教師資格證卻沒有教師編制能夠教師職稱評級嗎?
教師職稱評級是一種晉升政策,不同等級對應著不同的待遇,等級越高待遇越高,與公務員等級晉升屬于一個性質,一般都是編制內的教師才能夠擁有評級的機會,不過那都是以前的政策。
如今關于職稱評級有著新的改變,不過參與評級的教師一定要有教師資格證才行,可以沒有教師編制,只要擁有教資一年以上,同時有著一年以上的教育工作經驗,還要有著教師規范培訓,滿足120個學時,教師靈活性培訓超過50個小時就行。
限制條件就是必須有其中工作學校為參加評級的教師出示考核等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