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報完志愿后在頁面的最下部分會有一個提交選項,點擊后會進入下一個確認信息界面,同樣是最下面有一個確認選項,再次點擊后會出現”填報志愿成功“的字樣,然后是跳轉頁面,這時候就已經算是填報志愿成功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1、怎么才能確認自己的志愿填報成功
簡單的說,在你填完志愿后,點擊安全退出,然后再登錄系統,查看自己之前填報的志愿,仔細核對。如果沒有錯誤,就是填報成功了哈。
被錄取之后在招生辦官網可以查到檔案狀態,當時我們被錄取的時候招生辦好像還給發短信了。報過之后在錄取時間段內多上官網查一查,以防滑檔之后不知道沒被錄取而錯過補錄!
你可以登錄你填報志愿的網址上,進入系統之后,里面有個查看志愿,直接查看一下就知道了。注意!查看之后要安全退出。
2、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
1.選擇院校
要重點關注辦學實力、辦學特色、社會評價、錄取分數、所在城市等因素,依次選定目標學校,透過院校名稱辨析專業內涵。
2.選擇專業
要重點關注高考專業名稱、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專業特色及就業前景等,大體判斷目標專業學什么、怎么學、是否適合學、學完干什么。
3.同意調劑
建議所有志愿都要同意專業調劑,同意調劑意味著增加了高考錄取的機會。每年高招錄取過程中,都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專業志愿沒有拉開梯度,沒有掌握好專業級差,或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又不服從調劑,因而落榜。
3、高考志愿填報的方法步驟
第一步,初次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選擇足量的“專業(類)+院校”志愿,分別放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個梯度備用。“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不明顯但希望就讀的院校、專業放在沖的層次;“穩”是相對穩健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較大且比較喜歡的院校、專業放在穩的層次;“保”是錄取幾率大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有明顯優勢的志愿放在保的層次。
第二步,綜合優化。從前面選定的批量志愿中,結合往年高考院校、專業錄取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錄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專業刪除,優化選擇出擬報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對合適的高校、專業。
第三步,最終排序。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愿的先后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后的備用志愿逐一比對,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愿,志愿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