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志愿沖多少名合適
高中低各段位次相差特別大。高分段因為人數少,所以位次相差不大。比如600一605分之間,有時位次只差幾十。而中低分數段,因為人數多,所以位次懸殊很大。比如500一500分之間,位次相差1000多。低分段的位次相差更大,相差多在四五千。
因為分數段不同,所以難以給出一個具體的沖和保的位次范圍。但是,可以以實際位次對應的分數做參考,在這個分數上向上看10分作為沖的,向下看20分,作為保的。
在此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報考志愿看的是位次,但各分數段的位次懸殊,所以不好做準確的判斷,最后還是需要把這個位次轉化為分數,通過上調10分和下降20分這樣來判斷沖和穩的學校。
二、高考填報怎么沖志愿
1、注意志愿梯度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應該合理安排六個目標志愿的分數梯度,一般是兩個目標院校分數線略高,兩個目標院校分數線持平,兩個目標院校分數線略低,以防一志愿滑檔。
2、選擇專業調劑
如果是有極其夢想的報考院校,為了增加錄取幾率,可以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只要達到最低院校錄取線,就一定可以被錄取,只不過錄取專業需要由目標院校進行安排。如果對調劑專業不滿意,一般在大一結束的時候,允許成績優異的新生換一次專業。
三、高考位次高多少算保一保
高考,學生的高考位次比保底位次高一萬名左右,可以算是保一保。
放在“保一!狈秶鷥鹊闹驹笇τ趯W生來說被錄取的可能性應該接近100%,所以,為了讓自己一定能被這所學校錄取,進入理想的專業,學生的高考位次一般會需要高于這些學校近三年的錄取位次。
另外,學生也需要注意設置“保一!敝驹钢g的梯度,每個志愿之間最低錄取位次差距在3000位次左右最為合理,這樣,各種辦學層級的學校都能被兼顧。
除了需要考慮志愿與志愿之間的報考梯度外,學生還需要思考以下兩個問題,才能真正做到被“保一!钡闹驹100%的錄取。
第一,選擇省內高校
相比省外高校而言,省內高校的錄取人數相對較多,被錄取的概率也相對較大。因此,在“保一!狈秶鷥鹊膶W校,學生可以盡量選擇省內高校,減少錄取過后的失落感。
第二,對學;驅I進行優化排名
如果學生對這所學校的整體實力較為看重,可以按照學校的辦學實力與辦學條件對目標院校進行排名。同樣,如果學生更看重專業的發展前景,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對專業的實力進行排序,多多關注學校的王牌專業,將它放在相對較為靠前的位置。
四、高考志愿填報八大誤區
誤區一:不看招生簡章,對于學校招生標準一無所知
高校招生章程由學校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和國家招生政策制訂,是學校開展招生工作的依據。考生在填報志愿前,應仔細查閱擬報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全面了解高校招生辦法和相關招生要求。很多學校的部分專業都標有明確的要求,如空乘專業對身材、視力等有一定的標準,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只招收理工類學生等,或各專業計劃招收人數的不同,這些都是考生在報考專業時應考慮的重要因素。如果考生報考自身不符合標準或招生計劃較少的專業,那么滑檔的風險就會很大。
誤區二:忽視平行志愿的風險,且不服從調劑
考生和家長要明確的是,平行志愿并不代表沒有風險。如果考生報考學校定位太高,且不服從調劑,那么退檔、滑檔的風險增加。當考生在報考某學校,分數達到學校提檔線,但卻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這個時候,如果考生填報不服從調劑,那就意味著學校會將考生的檔案作退檔處理。
誤區二:志愿填報之間沒有拉開梯度
考生在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拉開梯度是很有必要的。應按照“沖一沖,穩一穩,保一!钡脑瓌t組合志愿,從而減少滑檔的風險?忌⒁獾氖潜5字驹甘菫榱吮苊饣瑱n,考生切勿存在僥幸心理,保底院校和專業要有一定的比例。
誤區三:盲目追求熱門專業或隨意選專業
近年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護理學專業、機器人工程專業等成為網絡熱門專業推薦,很多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盲目追求熱門專業或隨意選專業卻忽視了自身是否適合的問題,開學報到后出現匆忙想要轉專業的情況,部分學校對轉專業還有一定的考核標準,轉專業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再者說,熱門專業分數線高,競爭力大,未來就業過于飽和,這些因素考生在報考時一定就要考慮到,如果沒有分數優勢的話,便會很容易落榜。所以,筆者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之前,一定要了解好意向專業的錄取標準和未來就業等,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誤區四:片面、隨意選擇學校,報考前對學校知之甚少
有的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不上心,認為這件事情并不是很重要,草草了事,等到錄取結果出來再去了解學校卻后悔不已。如果考生對于學校環境、宿舍條件、師資力量等有一定要求時,便要一定提前了解學校再做出選擇。據了解,陜西省很多高校宿舍都為四人間,但有獨立衛浴、陽臺、空調等的卻少之甚少。考生在填報志愿之前,可登錄學校官網查看學校招生簡章,再衡量這所學校究竟是否為心中的理想大學。
誤區五:盲目聽信他人的填報建議、沒有獨立思考
考生需警惕的是,他人的意見固然重要,但自身的想法也不可忽視。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他人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參謀,決定權應還在考生自身。考生不可盲目偏聽偏信,在聽信他人建議的同時,也應從其他官方渠道了解學校和專業。
誤區六:只看學校排名,不看學校綜合實力
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心只追求名校,從而導致最后一場空的后果。不可否認,名校的優勢很吸引考生和家長,但這并不是意味著相對于這些學校排名較為落后的學校就不好。有的學校有名氣但教學設施、辦學層次、科研實力等卻不如其他學校,所以,考生和家長切記不要只看學校排名。還要警惕的是,并非所有排名較前的學校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一些普通院校也不乏有特色優勢專業, 選學校很重要選專業也同樣重要。
誤區七:不考慮學校所在的地域
選學校,學校本身很重要,但學校所在的地域也同樣重要,如果學校只是設立在一個小小的市區之內,那么學生的眼界、思想、格局肯定也會有所局限。發展較好的城市,無論是教育資源還是基礎設施、文化活動等好資源都不會少,大城市相對于一般城市,經濟,教育,政治都要好。可以為學生以后就業,擇業打下基礎。
誤區八:照搬往年錄取分數線填報
學校錄取分數線不會一成不變,有所波動在所難免。各高校發布往年錄取分數線,只是為了考生和家長借閱參考?墒呛芏嗫忌图议L卻將它視作“標準尺”,忽視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的情況,這類情況考生和家長一定要警惕!應多分析往年分數線的同時,再多多參考分數線所對應的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