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00至295分,位次為341041至19881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00至295區間才能上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2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6510名;
2、2022年廣東考生上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8819名;
3、2021年廣東考生上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2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6797名;
4、2022年廣東考生上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3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7531名;
5、2021年廣東考生上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2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2866名;
6、2020年廣東考生上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4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1041名;
7、2020年廣東考生上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2732名;
二、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286 | 246510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343 | 198819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379 | 317531 | 省政府 |
2、2021年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200 | 266797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278 | 322866 | 省政府 |
3、2020年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248 | 341041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專科 | 295 | 212732 | 省政府 |
分低適合報的二本大學有哪些
剛過二本線的公辦大學有: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中外合作)、長春師范大學(藝術類)、廣西藝術學院、新疆科技學院、新疆工程學院、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唐山學院、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等。
分低適合報的二本公辦大學有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山東農業大學的優勢學科是農業科學,特色學科為生命科學,并且協調各學科共同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是一所十分有實力的老牌本科院校,同學們要是可以以本科線的成績進入山東農業大學,那可真就是“撿漏”了。
剛過二本線能上公辦大學嗎
剛過二本分數線可以上二本大學,但是大多數只能上民辦院校,上不了公辦院校。要想讀個公辦二本,你必須要高出二本線幾十分,甚至好多不錯的二本要過了一本線才能上。
根據二本線劃定規定,一般高考試卷評卷工作結束后,文科和理科按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根據當年二本招生人數,包括外省和本省院校,按照1:1.2劃定二本分數線。
總結一下,一是劃定二本線的時候多出了20%的名額,二是二本和三本合并,現在的二本線就是以前的三本線。所以說剛過二本線離上一所公辦二本還差得不少,并不是說過了二本線就一定能上公辦二本了。
最厲害的醫學院校排行榜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排名 |
35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7★ |
64 | 海軍軍醫大學 | 6★ |
65 | 首都醫科大學 | 5★ |
72 | 空軍軍醫大學 | 6★ |
99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6★ |
104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5★ |
105 | 中國藥科大學 | 5★ |
107 | 陸軍軍醫大學 | 5★ |
110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6★ |
110 | 中國醫科大學 | 4★ |
111 | 南方醫科大學 | 4★ |
114 | 南京醫科大學 | 4★ |
115 | 天津醫科大學 | 4★ |
122 | 重慶醫科大學 | 4★ |
126 | 河北醫科大學 | 4★ |
129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5★ |
129 | 溫州醫科大學 | 4★ |
133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5★ |
142 | 山西醫科大學 | 4★ |
144 | 廣州醫科大學 | 4★ |
153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5★ |
160 | 大連醫科大學 | 3★ |
167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4★ |
175 | 安徽醫科大學 | 3★ |
181 | 新疆醫科大學 | 3★ |
202 | 昆明醫科大學 | 3★ |
209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4★ |
209 | 沈陽藥科大學 | 4★ |
211 | 廣西醫科大學 | 3★ |
211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3★ |
216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3★ |
224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3★ |
230 | 寧夏醫科大學 | 2★ |
237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3★ |
246 | 福建醫科大學 | 3★ |
250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3★ |
三、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學院概況 發布時間:2018-09-08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地處歷史名城遵義,組建于2000年5月,是由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組建的第一批兩所高職院校之一。學院事業單位法人由中央編辦管理,教學業務由貴州省教育廳主管,日常管理歸屬貴州航天管理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十研究院)。 學院辦學歷史已有四十余年,前身為原航天工業部1984年批準組建的貴州航天職工大學和原國家勞動部1976年批準組建的貴州航天高級技工學校,隸屬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8月,學院以綜合考評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省人民政府批準授牌加掛“貴州航天技師學院”名號。 學院現有四個校區,新蒲校區(1039畝)、蝦子校區(222.1畝)、洪江河校區(182.74畝)、延安路校區(39.79畝),固定資產總值1.28億。目前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4000余人,其中高職類學生11000余人。各類館藏紙質圖書30多萬冊,并配有先進的電子閱覽室。 學院依托航天優勢資源,傳承航天優秀文化,辦學定位以工科為主,突出機械、電子類重點專業,發展計算機、管理、藝術類優勢專業,形成門類齊全、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現有機械工程系、汽車工程系、電子工程系、計算機科學系、經濟管理系、基礎科學系、建筑工程管理系等11個教學和研究機構,63個高中職專業。其中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被授予“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專業”、“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項目專業”、“國家重點專業”、“貴州省高職高專教育示范專業”;應用電子技術專業被授予“國家重點專業”、“省機電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專業”;電氣自動化專業被授予“國家重點專業”;數控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被授予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專業。 學院擁有由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國務院扶貧辦授牌的國家級“扶貧培訓示范基地”(貴州省唯一)、“數控技術實訓基地”、“電工電子技術實訓基地”等65個實驗實訓室,并依托航天企業建設了近百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學院已列為勞動部、信產部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機電項目)、國務院扶貧辦“雨露計劃”示范基地、國家職業資格考試考點、貴州省制造業信息化培訓基地、貴州航天高級技工培訓中心、貴州航天安全技術培訓中心、遵義市下崗失業人員培訓基地、匯川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紅花崗區再就業培訓基地,每年對內對外培訓鑒定1萬多人次,被中華總工會授予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 學院以專業建設,加強實驗實訓條件建設、“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教學內容改革和課程體系建設。學院教師公開發表教育教改論文200余篇,主編參編教材60余本。目前,有2門課程被評為“高等學校省級精品課程”。通過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學院獲得了一系列殊榮:貴州省國防系統“2010-2011年度‘五好’基層黨組織”、“貴州省高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秀單位”、“全國成人高等教育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院全面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大力推行產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平臺, 致力于培養政治合格、專業扎實、技能過硬、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讓每一位從學院走出去的人都擁有一技之長,同時將“特別能吃苦 特別能戰斗 特別能攻關 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輻射到工作能力和工作精神上,把學院建成依托航天、立足貴州、輻射全國的職業學院,為航天事業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學院與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十研究院、貴航集團,以及長三角、珠三角多家大中型上市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為學生實訓實習、頂崗實習和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高職類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0年保持在92%以上高位,中職畢業歷年就業率超過98%,累計培養各學歷層次、工經管類專業和技術工人50000余畢業生,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目前,學院以建設貴州省優質學校為目標,充分發揮“行業辦學,校企同源”的優勢,與航天企業深度融合,全面加強學院內涵建設,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和質量,把學院建設成行業辦學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典范,成為在貴州省乃至西部地區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的特色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