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周口師范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周口師范學院的分數在472至496分,位次為151416至4342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2至496區間才能上周口師范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周口師范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周口師范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422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周口師范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9179名;
3、2022年廣東考生上周口師范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5394名;
4、2021年廣東考生上周口師范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8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1416名;
5、2020年廣東考生上周口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1226名;
6、2020年廣東考生上周口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658名;
二、周口師范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周口師范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497 | 43422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98 | 145394 | 省政府 |
2、2021年周口師范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1 | 49179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87 | 151416 | 省政府 |
3、2020年周口師范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472 | 141226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本科 | 496 | 45658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填報什么叫專業組
高考志愿專業組是指想報考的專業。
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考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選擇志愿為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組。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成績位次,位次是按普通類所有考生總分排定,總分相同時,按文化總分、語文數學總分、語文或數學單科成績、外語單科成績、選考科目單科成績的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為同位次。
專業志愿組填報方法是什么全面梳理考生所在分段范圍內的院校及專業
無論高考如何變化、錄取模式如何改變,志愿的競爭歸根結底仍然是分數的競爭,平行志愿錄取規則的第一條就是“分數優先”。因此,考生及家長在志愿填報之前,一定要認真梳理自己所在分數段內具體包含著哪些院校以及專業可供選擇。
對照院校及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排除不符合條件的選項
在志愿準備過程中,不要忽視了擬填報志愿的選考科目要求。排除自己檢索范圍內選考科目不符合的選項,避免誤填報。
結合考生的興趣愛好、未來規劃,進一步縮小報考范圍
每名考生在其所在分數段內,都有大量的院校及專業可供選擇。在這個步驟當中,可以繼續使用排除法,進一步縮小目標范圍。首先直接排除考生不喜歡且不愿就讀的專業,其次通過院校地域,直接排除不愿就讀的地區。最后不愿就讀中外合作辦學或高收費專業的考生,直接排除該類招生專業等等。通過設置排除選項,就可以迅速縮小考生的報考范圍,減輕報考壓力。
做好“沖、穩、保”搭配,明確局部志愿功能
以首選科目為物理的570分考生為例,該名考生在“沖”志愿設計當中,可能會遇到部分“雙一流建設”院校、“211工程”院校的冷門專業和省屬熱門院校的強勢專業,此時,他所需要做出的選擇是個人能否接受名校的冷門專業還是去選擇省屬院校的熱門專業。
在“穩”志愿設計當中,他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自己心儀的院校、心儀的專業數量不夠充足,是否可以在能接受的院校當中擴大選擇范圍的問題。在“保”志愿設計當中,他一定要充分思考自己所對應保底志愿中哪些性價比更高,哪些更適合考研、升學,哪些更有利于未來就業的問題。
填報征集志愿的條件
1、對于第一類缺額計劃,達到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
2、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缺額計劃,為避免產生分數夾層,確保錄取公平,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
3、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未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
參與征集志愿的院校為相應批次計劃未完成或追加計劃的高等院校,各批次征集志愿仍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征集志愿對象:
1、參與征集志愿的院校為相應批次計劃未完成或追加計劃的高等院校;
2、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未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的學生。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是在統一招生完之后就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統招之后補錄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據各個省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征集志愿是給掉檔同學的又一次機會,凡是參加高考的同學應該時刻關注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認真對待,填報第一志愿也應慎重考慮,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樣也應該把最好的選擇填在第一個。
征集志愿的幾種類型:
1、第一類是院校在正式投檔時生源不足導致缺額;
2、第二類是院校投檔時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等原因而退檔形成的缺額;
3、第三類是院校生源足額,但后期在該省追加了招生計劃。
三、周口師范學院最新介紹
周口師范學院是河南省屬普通本科高校,地處歷史文化名城周口市。周口素有“華夏先驅,九州圣跡”之譽,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古代思想家老子誕生于此,孔子在此問道游學,謝安、周興嗣、程顥、袁世凱等都是周口歷史文化名人。學校交通便利,鄭合(鄭州至合肥)高鐵,大廣(大慶至廣州)、寧洛(南京至洛陽)等高速公路,漯阜(漯河至阜陽)鐵路直達學校;學校環境優美,花木交蔭,景色宜人,是全國綠化工作先進單位;學校校風嚴謹,學風優良,是莘莘學子理想的求學深造之地。 學校始建于1973年,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學校現占地1600多畝,建筑面積71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6億元,圖書館藏書196萬余冊,無線網絡覆蓋全部校園。全日制在校生2.4萬余人,教職工15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40余人,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200余人,有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100余人,河南省優秀專家、教學名師、學術技術帶頭人、骨干教師、優秀教師60余人。 學校設有文學院、政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與農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網絡工程學院、教育科學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體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新聞與傳媒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藝術與職業技能教研部20個教學院(部),開設有65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擁有6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9個省級一流專業,9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4個省級教學團隊,27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9門省級精品(優秀)課程,7個雙學位教育試點專業;建有436個校內實驗室、實訓場所和校外實習基地。 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做精做強師范類專業,大力發展工學、經濟學、管理學類專業,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建有河南省教師教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教師教育聯動發展共同體建設單位、中小學學科教育教學研究基地等四大省級平臺;入選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成立了河南省首家由高校主導的省級大學科技園,學校“3A支點眾創空間”是國家級眾創空間和河南省青年“雙創”示范園區;師范專業學生連續多年在河南省高校師范畢業生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團體一等獎,團體成績連續13年位居全省前三名。畢業生考取特崗教師的比例位居河南省同類高校前列。近5年,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挑戰杯”、“互聯網+”和“創青春”等賽事中獲國家級獎勵300余項、省級獎勵2800余項;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指數位居省內同類高校前列。 學校注重科學研究,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不斷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科研綜合競爭力入選全國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30強。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省創新型科技團隊、省級創新創業平臺20余個,校級科研機構20余個;與760余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近年來,學校教師主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0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05項;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20余項,國家授權專利260余項。《周口師范學院學報》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學校堅持“開放式、國際化”的辦學模式,先后與鄭州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體育學院等12所大學或科研單位聯合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與美國、英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地區)的30多所高水平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開展合作辦學和互派師生交流。 近年來,學校秉持“尊道貴德,博學善建”的校訓,弘揚“團結拼搏、艱苦創業、嚴謹治學、追求卓越”的精神,堅持“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的辦學定位,大力推進內涵式發展、高質量發展,綜合實力和大學排名大幅提升。成功入選全國“十三五”產教融合工程百所本科高校、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和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河南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先后被授予全國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河南省高校先進黨委、河南省文明標兵學校、河南省文明校園、河南省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單位、河南高等教育就業質量最佳示范院校等榮譽稱號。 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全校上下正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綜合改革、完善內部治理,提高培養質量、提升辦學層次、提高辦學效益、增強辦學特色,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相關數據截至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