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的分數在371至435分,位次為121092至2370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71至435區間才能上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1、2022年廣西考生上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1092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950名;
3、2020年廣西考生上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0516名;
4、2022年廣西考生上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244名;
5、2021年廣西考生上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706名;
6、2020年廣西考生上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368名;
二、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71 | 121092 | 省政府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84 | 25244 | 省政府 |
2、2021年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17 | 84950 | 省政府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79 | 23706 | 省政府 |
3、2020年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09 | 90516 | 省政府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35 | 27368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填報的的技巧
1、填報志愿的過程中,如果能正確把握填報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錄取的幾率。因此,考生要處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間的梯度要正確處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
在各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注意拉開梯度,慎重填報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為了提高生源的質量,通過政策規定和志愿分數級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擇優錄取部分高分考生。
2、考后估分報志愿的考生擔心估分不準,或者因為考得不好影響心態,有些考生發揮不理想,不能面對現實,情緒低落。無論屬于哪種情況,都要記住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冷靜、理智地進行分析,不能讓一時的情緒變化左右填報志愿的傾向。
3、不要盲從。填報志愿時同學間會相互討論、相互商量,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難免相互模仿、相互感染。各人的實力不一樣,愛好興趣不一樣,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扎堆現象對高考錄取是很不利的。
國內公辦二本大學名單
學校名 | 學校所在地 | 學校類型 | 批次 |
河北中醫學院 | 河北 | 醫藥 | 二本 |
廊坊師范學院 | 河北 | 師范 | 二本 |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 河北 | 師范 | 二本 |
湖北醫藥學院 | 湖北 | 醫藥 | 二本 |
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 | 新疆 | 農林 | 二本 |
贛南師范大學 | 江西 | 師范 | 二本 |
衡水學院(中外合作) | 河北 | 綜合 | 二本 |
巢湖學院(中外合作) | 安徽 | 綜合 | 二本 |
莆田學院(中外合作) | 福建 | 綜合 | 二本 |
青海民族大學(中外合作) | 青海 | 民族 | 二本 |
寶雞文理學院 | 陜西 | 師范 | 二本 |
廣西醫科大學 | 廣西 | 醫藥 | 二本 |
錦州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醫藥 | 二本 |
吉林化工學院(中外合作) | 吉林 | 理工 | 二本 |
渤海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綜合 | 二本 |
新疆藝術學院 | 新疆 | 藝術 | 二本 |
三明學院(較高收費) | 福建 | 綜合 | 二本 |
嶺南師范學院 | 廣東 | 師范 | 二本 |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中外合作) | 吉林 | 師范 | 二本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中外合作) | 海南 | 綜合 | 二本 |
新疆農業大學 | 新疆 | 農林 | 二本 |
昆明學院 | 云南 | 綜合 | 二本 |
衡水學院 | 河北 | 綜合 | 二本 |
湖南城市學院 | 湖南 | 綜合 | 二本 |
紅河學院 | 云南 | 綜合 | 二本 |
北部灣大學(中外合作) | 廣西 | 綜合 | 二本 |
西藏農牧學院 | 西藏 | 綜合 | 二本 |
遼寧科技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理工 | 二本 |
新疆農業大學(中外合作) | 新疆 | 農林 | 二本 |
曲靖師范學院 | 云南 | 師范 | 二本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山東 | 藝術 | 二本 |
山東工商學院(中外合作) | 山東 | 財經 | 二本 |
廣西藝術學院 | 廣西 | 藝術 | 二本 |
三、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最新介紹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以培養學前教育師資為特色的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前身為陜西教育學院,1963年由陜西省西安師范學校(1906年建立)和陜西省教師進修學校(1956年建立)合并成立。201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改制更名為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是目前全國唯一以“學前師范”命名的本科院校。 學校秉承“厚德博學”的校訓和“立身傳道,自強不息,大氣大度,止于至善”的辦學精神,堅持“師范性、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突出學前教育和教師教育特色與優勢,扎實推進轉型發展、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積極構建“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升、實踐鍛煉”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 學校位于歷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現有雁塔、長安2個校區,校園環境優雅,辦學條件優越,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公寓、學生活動中心、師資培訓樓等,建筑面積達27.7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有紙質圖書150萬余冊,電子圖書146萬余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181.65萬元,共有各類實驗、實訓室106個。 學校現有幼兒教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和體育學院14個教學單位。 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引培并重,不斷壯大師資隊伍,優化師資結構。現有教職工950人,其中專任教師630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68人、博士學位教師87人。有陜西省教學名師5人,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陜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陜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計劃”3人,省級教學團隊3個,陜西高校青年創新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師1人。 學校堅持以本為本、質量立校。現有普通本科專業29個,涵蓋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法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13362名。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育教學成果豐碩。學前教育專業入選國家首批“雙萬計劃”一流專業和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小學教育、心理學、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體育教育、英語、歷史學和生物科學等8個專業被確定為陜西省“雙萬計劃”一流專業。建有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部級“一流課程”(五類金課)、課程思政示范課及其他各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9門。獲批國家級教師隊伍建設示范項目1項、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級創新創業試點院系1個。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8項(特等獎1項),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28項,陜西省高等教育優秀教材獎9項。數十名教師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師基本功展示、陜西高校思政課大練兵及陜西高校課堂教學創新大賽等重大教學賽事中獲獎。 學校大力實施科研興校戰略,積極服務陜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現有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核心價值觀培育與紅色文化基因傳承協同創新研究中心”、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前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陜西省青少年科學素質發展研究中心”、陜西省公眾科學素質發展研究教育平臺“陜西省青少年科學素養教育研究中心”、陜西省社科聯科普基地“陜西學前教育書畫藝術展訓基地”和“青少年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基地”,設立了陜西區域發展研究院(與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生物工程研究院、創新創業研究中心等24個校內科研機構。近年來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83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33項。先后與高陵縣、咸陽渭城區、淳化縣等縣區開展教育戰略合作;同陜西云天藥業科技有限公司、陜西天路通公司等企業開展產教研合作,共建“葛根深加工研發中心”、“杜仲深加工研發中心”、“柿子深加工技術研發中心”等,開發應用技術成果66項,40余個品種。實現成果轉化15項,制定企業標準20余項。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合作辦學,積極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英國華威大學、德國不萊梅大學、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新西蘭維特利亞理工學院、丹麥VIA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等開展高等教育管理、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校際合作,鼓勵支持師生出國(境)研修、參加國際會議,不斷提高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 學校是陜西省中小學教師、校園長和基礎教育管理干部培養培訓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陜西省創業研究和西安市大學生創業培訓基地。陜西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展中心、陜西省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培訓中心、陜西省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陜西省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等機構均設在我校。多年來,共培訓基礎教育教師和管理干部16萬余人次,為陜西省基礎教育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三秦基礎教育教師和校園長的搖籃”。 近年來,學校先后被授予“陜西省先進集體”“陜西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委”“陜西省平安校園”等稱號;2012年出席了全國教師工作暨“兩基”工作總結表彰大會;2013年學校成為陜西省學前教育專業公費師范生培養單位;,學校被陜西省確定為陜西省轉型發展試點院校,幼兒教育學院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8年開始與陜西師范大學聯合開展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 當前,學校高舉*新時代**思想偉大旗幟,堅持*辦學方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學校第一次黨代會精神,以教學評建和轉型發展為契機,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正朝著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本科師范院校目標努力奮斗。(數據截止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