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在貴州招生錄取數據顯示,貴州考生上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的分數在336至411分,位次為156717至7721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貴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36至411區間才能上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一、貴州考多少分能上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1、2022年貴州考生上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1954名;
2、2021年貴州考生上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6717名;
3、2020年貴州考生上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3180名;
4、2022年貴州考生上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7215名;
5、2021年貴州考生上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0796名;
6、2020年貴州考生上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5196名;
二、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在貴州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38 | 151954 | 省政府 |
2022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16 | 77215 | 省政府 |
2、2021年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36 | 156717 | 省政府 |
2021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379 | 100796 | 省政府 |
3、2020年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60 | 153180 | 省政府 |
2020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411 | 85196 | 省政府 |
高考填志愿能填多少個專業
1、高考填志愿的時候既要填學校,也要填專業。
2、所填專業必須是該學校該錄取批次所給出的專業。表格中,專業有幾格就最多填幾個。還有一個專業調劑,選擇同意或不同意。
特別提醒:所填學校、專業的代碼一并填寫,準確無誤。
3、在高考報志愿過程中,學生登錄報考網站。首先就是根據自己的分數填報合適的學校,再就是填報專業,不填專業是沒辦法提交的。不提交也就是說你放棄了高考成績,那么今年的大學將于你無緣。而且現在實行的都是平行志愿,可以填報多個學校,多個專業,根據平行原則錄取。
最低分的公辦二本大學有哪些
序號 | 學校名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批次 | 2022分數 |
1 | 河北中醫學院 | 公辦 | 醫藥 | 二本 | 435 |
2 | 廊坊師范學院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35 |
3 |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36 |
4 | 湖北醫藥學院 | 公辦 | 醫藥 | 二本 | 438 |
5 | 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農林 | 二本 | 439 |
6 | 贛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39 |
7 | 衡水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39 |
8 | 莆田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40 |
9 | 巢湖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40 |
10 | 青海民族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民族 | 二本 | 443 |
11 | 桂林旅游學院 | 公辦 | 財經 | 二本 | 491 |
12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92 |
13 | 咸陽師范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93 |
14 | 梧州學院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94 |
15 | 山東工商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財經 | 二本 | 495 |
16 | 西安航空學院 | 公辦 | 理工 | 二本 | 495 |
17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96 |
18 | 黃山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97 |
19 | 湖北理工學院 | 公辦 | 理工 | 二本 | 497 |
20 | 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農林 | 二本 | 497 |
三、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一所高等職業學院。學校發軔于1937年由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代辦的省立成都高級農科職業學校;前身為1958年組建的四川省溫江農業學校;200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升格為高等職業學院;2005年成都畜牧獸醫學校和成都市機電工程學校并入學院。2006年,學校在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是四川省首批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入選“*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建設單位;2020年,學校成為四川省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學校;2021年,學校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 學校現有柳城校區(德通橋392號)和海科校區(新華大道二段179號)兩個校區,均坐落于國際花園城成都市溫江區,校園面積541畝,并建有崇州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范園區和彭州葛仙山產教融合園區兩個面積1000余畝的校外實踐園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現有校舍面積17.3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8.8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價值9428.26萬元,圖書總量51.3927萬冊。學校現有教職工646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380人,取得教授、副教授等高級技術職稱的203人,“雙師”教師352人。學校還薈萃了眾多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精英和技術能手作為學院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 學校年均招收普通高職專科學生4500余人,在校生13000余人,現有農業園藝、風景園林、畜牧獸醫、經濟貿易、休閑旅游、城鄉建設、機電信息、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教育學院和國際教育學院等10個二級學院,開設專業37個,其中國家骨干專業3個、省級示范專業4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1+X證書試點專業22個。近三年,學生參加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大賽獲國家級和省級獎項107項;教師參加高職院校教學能力大賽獲國家級和省級獎項33項;雙創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95%以上,據第三方調查,半年后畢業生自主創業平均比例為3.4%,三年后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超過10%,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學生回到家鄉,扎根農村,自主創業,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企業家,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致富。 學校科研以應用型、技術型研究為重點,聚焦鄉村振興,助力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面向國內外農業行業和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和科技服務;建成特種玉米研究所、中獸藥研究所、園藝研究所、動物疫病監測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選育成功海棠紅杏、啤酒大麥、黑甜玉米、苦瓜等一批農業新品種,產生經濟效益近20億元;近兩年,學校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是省內獲獎數量最多、級別最高的高職院校。學校精準扶貧工作成績優異,構建“一村一支撐、一村一新品、一村一項目、一村一培養”產業扶貧模式;成立了6個科技服務團隊,其中14名中青年教師入選四川省“10+3”現代農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三名專家入選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兩位專家入選四川省科技廳縣(市、區)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學校先后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為2018年度和2019年度“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被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表彰為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全省高校定點扶貧先進單位”;被授予全國職業院校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兩位同志榮獲“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一位同志榮獲四川省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用青春點燃扶貧的火把——大涼山扶貧攻堅紀實》入選教育部職教扶貧典型案例。 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四川省文明校園,是中國農學會教育專委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職教學會農業專委會副會長單位,全國職業院校鄉村振興協作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中國休閑農業產教聯盟理事長單位,是農業農村部和商務部“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論壇”援外和涉外項目培訓單位,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范基地,是全國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特有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站,是四川現代農業職教集團和成都現代農業職教集團牽頭單位,是成都農業職業經理人學院和成都農業創新創業聯盟牽頭單位,是四川中職農林牧漁類專業教指委主任單位和四川省農林牧漁技能高考組考學校,是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四川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四川省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四川省職教師資基地,是四川省第一批被授予“大學生創業培訓機構”和“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的院校,是成都市第一批“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高校,是支撐四川省、成都市農業產業發展最重要的農村實用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的輸出基地。 面向未來,學校明確了“聚焦三農工作、服務鄉村振興”的辦學方向,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全面實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化辦學“五大水平提升行動計劃”和人才立校、科技強校、改革興校、依法治校的“四大保障工程”,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校院企地行合作“兩輪驅動”和國際化、信息化“兩化聯動”,堅持學歷教育、職業培訓“雙元并重、雙向發力”,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奮力建設國際一流農業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