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海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西安培華學院在海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海南考生上西安培華學院的分數在250至449分,位次為50750至2065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海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50至449區間才能上西安培華學院。
一、海南考多少分能上西安培華學院
1、2022年海南考生上西安培華學院:綜合(地 或 政 或 生)最低分需要5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805名;
2、2022年海南考生上西安培華學院:綜合(史 或 政 或 物)最低分需要5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080名;
3、2022年海南考生上西安培華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850名;
4、2021年海南考生上西安培華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5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837名;
5、2020年海南考生上西安培華學院(5):綜合(地 或 政 或 生)最低分需要48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749名;
6、2020年海南考生上西安培華學院(3):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5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165名;
7、2020年海南考生上西安培華學院(8):綜合(物)最低分需要2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750名;
8、2020年海南考生上西安培華學院(9):綜合(化 和 生)最低分需要2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750名;
二、西安培華學院在海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西安培華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 本科 | 507 | 30522 | 省教育廳 |
2022 | 海南 | 綜合 | 地 或 政 或 生 | 本科 | 518 | 27805 | 省教育廳 |
2022 | 海南 | 綜合 | 史 或 地 或 生 | 本科 | 518 | 27805 | 省教育廳 |
2022 | 海南 | 綜合 | 史 或 政 或 物 | 本科 | 521 | 27080 | 省教育廳 |
2022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522 | 26850 | 省教育廳 |
2、2021年西安培華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 本科 | 498 | 30733 | 省教育廳 |
2021 | 海南 | 綜合 | 地 或 政 或 生 | 本科 | 511 | 27800 | 省教育廳 |
2021 | 海南 | 綜合 | 史 或 政 或 物 | 本科 | 513 | 27319 | 省教育廳 |
2021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515 | 26837 | 省教育廳 |
2021 | 海南 | 綜合 | 史 或 地 或 生 | 本科 | 519 | 25891 | 省教育廳 |
3、2020年西安培華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 本科 | 482 | 32796 | 省教育廳 |
2020 | 海南 | 綜合 | 地 或 政 或 生 | 本科 | 487 | 31749 | 省教育廳 |
2020 | 海南 | 綜合 | 史 或 地 或 生 | 本科 | 495 | 30016 | 省教育廳 |
2020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97 | 29609 | 省教育廳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17 | 25165 | 省教育廳 |
2020 | 海南 | 綜合 | 史 或 政 或 物 | 本科 | 538 | 20653 | 省教育廳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 專科 | 250 | 50750 | 省教育廳 |
2020 | 海南 | 綜合 | 化 和 生 | 專科 | 250 | 50750 | 省教育廳 |
2020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專科 | 449 | 39038 | 省教育廳 |
一本和二本的區別是什么
1、錄取分數線不同:通常來說二本的分數線要低于一本分數線。同一所院校一本和二本最主要的不同就是錄取分數的不同,一本分數線要比二本分數線高。
2、錄取批次不同:二本的招生對象為本科第二批次的學生,一本的招生對象為本科第一批次的學生,及分數線在一本分數線以上的學生。
3、學科建設不同:一本的本科專業比二本的要多一些。同一所大學放在本科一批次錄取的專業大多是重點專業、國家扶持專業,而放在本科二批次錄取的專業要相比本科一批次要少一些。
4、院校等級不同:一本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屬重點高校。而二本大學一般為省屬的非重點本科院校。
高考志愿填報方法
1、根據位次確定大學,由于每年考生人數、試題難度、高校招生計劃都可能有變化,每一年的院校錄取分數線會有波動,但是排名是相對穩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對自身報考進行定位。
2、根據興趣能力明確專業方向,志愿填報之前,考生要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格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一個專業的就業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興趣,就很難憑借理性和毅力學好,有時連畢業都成問題,因此考生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3、優選目標志愿,所謂優選,就是在前兩步圈定可以報考的院校和專業后,進行組合取舍。這一步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志愿更穩妥,確保每個院校的每個專業都心中有數。
4、根據往年錄取數據做好排序,在填報志愿時,考生應該將最想上、預計門檻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將錄取幾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為報考設保底院校。把握沖穩保大原則,沖一沖不要盲目亂沖,穩一穩要重點考慮專業及自己比較滿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選好保底學校,避免高分低就。
三、西安培華學院最新介紹
西安培華學院坐落于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古都西安,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西部首家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公益性、全日制的民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具有女性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傳統和特色,學校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由陜西女子職業教育促進會籌辦、陜西省教育廳批準設立的“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職業學校”。1984年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委備案,由著名教育家姜維之先生在恢復原“培華女子職業學校”的基礎上,恢復成立了新中國首家專門招收女性學生,開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校“西安培華女子大學”。2003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為西安培華學院(男女兼收),2007年成為西部首家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民辦高校,獲批為陜西省轉型發展試點院校,2018年獲批為陜西省“一流學院”建設單位。 學校建有高新、長安、郭杜3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33.51萬平方米。學校設有10個二級學院,4家附屬醫院,設有本、專科專業56個,形成了以工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學校維之圖書館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250.15萬冊,電子圖書188.4萬冊,電子期刊2.3萬種,中外文數據庫13個,數字化文獻資源總存儲176TB,全面實現了24小時電子借閱、閱覽。建成了萬兆光纖互聯的校園網,建有全橡膠標準體育場、體育館等運動場所。建有由衛生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一級綜合性醫院——西安培華學院醫院。 學校是教育部全國創新創業50強高校,全國應用型課程建設聯盟常務理事單位,未來大學聯盟理事長單位,陜西省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發展試點院校,陜西省“一流學院”建設單位,陜西省示范性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指導服務機構。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教育部產學融合協同育人項目93項,陜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點8個,陜西省一流本科課程12個,省級實驗教學中心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先后和150余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校企深度合作協議,建有校內實訓基地195個,校外實習基地450個。美國心臟協會(AHA)中國西北第一急救中心、金融會計與財務審計實務協同創新中心、新零售商學院、數字營銷聚創聯盟(陜西)基地、陜西省非遺產學研基地、會計核算全實景全真實業務實訓中心、西部法醫鑒定中心等50余個教學科研機構有力促進了創新創業教育和職業人才培養。 學校是新時期女性教育的研究傳播中心,學校和陜西省婦女聯合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依托“陜西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宣傳培訓基地”、“陜西省婦女兒童維權示范崗”“陜西省科普示范基地”等平臺,女性教育既是對外交流的窗口,也為發展女性素質教育提供了高層次寬領域的主流平臺,得到了中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西北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延安大學、中南大學簽署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協議,是“西北大學—西安培華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工作站”設站單位。學校與國內多所同類院校發起成立了“未來大學聯盟”,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開放式辦學格局,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等領域進行廣泛合作。學校與空軍軍醫大學等部隊院校有著密切的雙擁共建關系,與近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所高校建立友好大學關系,積極拓展發展空間。 學校黨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成為示范。先后被中共陜西省委授予“全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被中共陜西省委組織部授予“五星級黨組織”,被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全省高校首批“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學校探索構建了“一中心兩融合三評價”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育人平臺,建立起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思政教學體系。現有全國首批樣板支部1個、省級樣板支部的1個、省級標桿院系工作培育創建單位1個、省級教工支部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1個。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的辦學理念,先后榮獲中國最具社會責任單位、中國十強民辦高校、中國社會影響力民辦高校、黃炎培優秀學校、陜西省文明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