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海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長春工程學院在海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海南考生上長春工程學院的分數在446至446分,位次為39752至2065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海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6至446區間才能上長春工程學院。
一、海南考多少分能上長春工程學院
1、2022年海南考生上長春工程學院:綜合(化)最低分需要5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179名;
2、2021年海南考生上長春工程學院: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5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923名;
3、2021年海南考生上長春工程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5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752名;
4、2020年海南考生上長春工程學院(8):綜合(物 和 化)最低分需要5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949名;
5、2020年海南考生上長春工程學院(2):綜合(物)最低分需要5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733名;
6、2020年海南考生上長春工程學院(6):綜合(史 或 地 或 物)最低分需要5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889名;
7、2020年海南考生上長春工程學院(5):綜合(史 或 物 或 生)最低分需要5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653名;
8、2020年海南考生上長春工程學院(9):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484名;
二、長春工程學院在海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長春工程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和 化 | 本科 | 527 | 25657 | 省政府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 本科 | 533 | 24179 | 省政府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33 | 24179 | 省政府 |
2022 | 海南 | 綜合 | 化 | 本科 | 533 | 24179 | 省政府 |
2022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 本科 | 539 | 22731 | 省政府 |
2022 | 海南 | 綜合 | 史 或 地 或 物 | 本科 | 544 | 21548 | 省政府 |
2、2021年長春工程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和 化 | 本科 | 527 | 24063 | 省政府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 本科 | 528 | 23850 | 省政府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 本科 | 532 | 22923 | 省政府 |
2021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32 | 22923 | 省政府 |
2021 | 海南 | 綜合 | 化 | 本科 | 532 | 22923 | 省政府 |
2021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535 | 22280 | 省政府 |
2021 | 海南 | 綜合 | 史 或 地 或 物 | 本科 | 539 | 21376 | 省政府 |
2021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專科 | 455 | 39752 | 省政府 |
3、2020年長春工程學院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和 化 | 本科 | 509 | 26949 | 省政府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 本科 | 519 | 24733 | 省政府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 本科 | 530 | 22333 | 省政府 |
2020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531 | 22119 | 省政府 |
2020 | 海南 | 綜合 | 化 | 本科 | 533 | 21709 | 省政府 |
2020 | 海南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534 | 21503 | 省政府 |
2020 | 海南 | 綜合 | 史 或 地 或 物 | 本科 | 537 | 20889 | 省政府 |
2020 | 海南 | 綜合 | 史 或 物 或 生 | 本科 | 538 | 20653 | 省政府 |
2020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專科 | 446 | 39484 | 省政府 |
最厲害的醫學院校排行榜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排名 |
35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7★ |
64 | 海軍軍醫大學 | 6★ |
65 | 首都醫科大學 | 5★ |
72 | 空軍軍醫大學 | 6★ |
99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6★ |
104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5★ |
105 | 中國藥科大學 | 5★ |
107 | 陸軍軍醫大學 | 5★ |
110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6★ |
110 | 中國醫科大學 | 4★ |
111 | 南方醫科大學 | 4★ |
114 | 南京醫科大學 | 4★ |
115 | 天津醫科大學 | 4★ |
122 | 重慶醫科大學 | 4★ |
126 | 河北醫科大學 | 4★ |
129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5★ |
129 | 溫州醫科大學 | 4★ |
133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5★ |
142 | 山西醫科大學 | 4★ |
144 | 廣州醫科大學 | 4★ |
153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5★ |
160 | 大連醫科大學 | 3★ |
167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4★ |
175 | 安徽醫科大學 | 3★ |
181 | 新疆醫科大學 | 3★ |
202 | 昆明醫科大學 | 3★ |
209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4★ |
209 | 沈陽藥科大學 | 4★ |
211 | 廣西醫科大學 | 3★ |
211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3★ |
216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3★ |
224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3★ |
230 | 寧夏醫科大學 | 2★ |
237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3★ |
246 | 福建醫科大學 | 3★ |
250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3★ |
高考沒過本科線能不能上本科
本科以下是有機會上本科的,本科征集志愿,如果降分的話就有可能會被錄取。盡管每年二本第二次征集志愿的填報資格線都是在二本線下20分,但是,實際錄取數據并非如此。
很多人都是看到降20分報志愿就滿心歡喜,但是,殘酷的在后面,因為實際錄取時,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填報資格線并不等于分數線。
換句話說,從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往年公開的數據來看,本科第二次征集志愿不一定都降分錄取。也曾有過不降分錄取的年份。而且即便是降分錄取,降的分數也是極少的。分數太低也沒戲。
三、長春工程學院最新介紹
長春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深厚建筑、水利、電力、地質等基礎工業行業背景及鮮明辦學特色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 學校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A類高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高校,“CDIO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實施高校,“歐盟伊拉斯謨計劃研究生國際化培養項目”實施高校,“吉林省轉型發展示范高校”。學校具備高水平運動員招生資格,是首批試辦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的全國五所大學之一,曾是具有國防生招生資格的全國百所大學之一。 底蘊深厚,行穩致遠。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建國初期。1951年至1953年,長春土木建筑高級職業學校、長春測量地質技術學校和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先后成立,歷經五十載,三校幾經易名,隸屬關系和辦學層次多次變更,主要歸屬原冶金工業部、水利電力部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等管理。上世紀60年代,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曾升格更名為吉林水利水電學院,舉辦本科教育。1997年,三校均成為全國示范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2000年3月,三校合并組建長春工程學院。 兩區辦學,資源豐富。學校現有湖東和湖西兩個校區,占地總面積45.8萬㎡,各類校舍總建筑面積46.3萬㎡,擁有固定資產總值10.31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04億元,圖書館擁有中外文紙質圖書168萬冊、電子圖書262萬種。 強化學科,精進專業。學校現有涵蓋工學、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5個學科門類;16個碩士研究生專業培養方向;6個省特色高水平學科。設有19個教學院(部),開設59個本科專業,48個本科招生專業。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地方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8個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10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7個國家級、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2個國家CDIO試點專業,1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專業,5個省級品牌專業,7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立德樹人,精育英才。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生、研究生、國際學生共1.6萬余人。學校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治校方略,面向基礎工業行業,服務吉林、輻射全國,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建筑、水利、電力、地質、機械等基礎工業行業培養立德為先、身心兩健、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較強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近15萬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50%以上就業于大中型國企,涌現出國家水利部原部長鄂竟平、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王德學、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段成桂(伯碩)等八位省部級領導干部以及全國“十佳最美地質隊員”郭俊華等一大批杰出校友。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穩居省內高校前列。學校在全國各地建立了37個校友會,校友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名師薈萃,學高身正。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300余人,其中專職教師985人,80%以上為“雙師雙能型”教師,正高級職稱135人,副高級職稱35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9人。100余人次獲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及寶鋼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省高級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優秀教師、長白山技能名師等榮譽稱號。58人被相關科研單位和高校聘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矢志創新,服務社會。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工作,與吉林省政府等有關部門以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等所屬100余家大型企業開展跨學科、跨領域深度產學研用合作。建有23個國家及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相關研究方向獨具特色,在省內優勢明顯。承擔多項國家自然基金、科技部、世界自然基金會等高水平科研項目。近5年,獲國家及省級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等47項,為企業累計創造經濟效益17億余元。設計研究院、繼續教育學院、吉林應急管理學院、BIM技術產業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發展勢頭良好,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廣泛交流,合作共贏。學校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美國賓州滑石大學、西班牙羅維拉?維爾吉利大學等30余所國外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互派留學生,互派專家、學者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并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合作舉辦本科教育項目。學校扎實開展國際學生教育,國際學生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學校注重學生的能力提升與身心塑造、道德養成與情懷涵育、價值觀培育與科學方法培養,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秉承“明德致遠、篤行務實”的校訓,傳承“重教崇實、和諧創新”的校風,廣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支持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近5年,學生在各級各類的創新創業、文體藝術等競賽活動中,獲省級以上獎3000余項,其中,國家級一、二、三等獎400余項。學校先后獲得“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展示項目”“全國高校優秀網絡通訊站”“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吉林省模范集體”“吉林省精神文明標兵單位”“吉林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狀”“吉林省五四紅旗團委”等數項榮譽。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長春工程學院全體師生將始終高舉**偉大旗幟,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圍繞吉林省“三個五”發展戰略以及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總體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黨建引領是核心、立德樹人是根本、學科專業是基礎、人才隊伍是關鍵、科教平臺是支撐、科學管理是保障、特色發展是路徑”的事業發展理念,繼續保持為基礎工業行業服務的辦學特色,為建成全國一流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黨政辦公室 數據截止日期:2021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