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南考生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73至391分,位次為427049至16697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73至391區間才能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河南考生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0889名;
2、2021年河南考生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較高收費其它):理科最低分需要2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27049名;
3、2021年河南考生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6069名;
4、2020年河南考生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較高收費其它):理科最低分需要32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8124名;
5、2022年河南考生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6977名;
6、2021年河南考生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0490名;
7、2021年河南考生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較高收費其它):文科最低分需要3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8501名;
8、2020年河南考生上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4167名;
二、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363 | 380889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389 | 166977 | 省政府 |
2、2021年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273 | 427049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325 | 386069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377 | 180490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379 | 178501 | 省政府 |
3、2020年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315 | 385845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325 | 378124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350 | 219081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391 | 174167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提交不成功怎么辦
一般情況下,會按照保存的志愿來進行錄取。如果只是沒有點最終確認,會按照截止時間所填的志愿狀態來進行報考。如果沒有填報,可以聯系所在地的招生考試院。
高考志愿提交不成功可以刷新重新提交,但是小編也要提醒大家,很多考生和考生家長都喜歡在填報志愿通道關閉的較后一小時修改或者填報志愿,其實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有這樣想法的家長很多,所以往往較后一小時提交志愿會因為網絡擁堵的原因導致無法提交,所以小編建議考生和家長要提前確定好高考志愿填報院校及填報順序,切莫發生類似的遺憾事情。
如何確認高考志愿申請完成登錄高考志愿填報網站后,點擊填寫志愿,填充后,點擊下一步,系統會自動顯示學校名稱和專業,然后保存,請查看志愿服務,檢查后,安全撤退。每15分鐘登錄一次,檢查志愿者,如果正確,安全撤退。填寫志愿成功。也可以上網查,你被錄取了嗎,將在網上展示。
選擇批次填寫高考志愿進入填寫頁面,根據志愿樣本表上的院校代碼和專業代碼填寫志愿欄,不要填錯欄目、填寫錯誤的地方。
高考考生每次上網填志愿都有時間限制,考生每次登錄高考志愿填報系統需要30分鐘,自愿報告應在30分鐘內完成,如果超過30分鐘,系統會自動退出。如考生仍需填寫或修改,15分鐘后可重新登錄自愿申報系統。
填報高考志愿的時間什么時候
高考本科和專科的志愿填報時間有所不同,本科志愿的填報時間在考后20天左右,也就是本科志愿的填報時間大約在六月底,專科志愿的填報時間在七月份左右,志愿填報的時間從開始到結束大約持續三四天左右。
合理估分,理性定位
分數永遠是志愿填報的關鍵因素。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省模考、校排名等,尤其高考后要通過高考估分,知曉自己所處的報考批次和大體上在全省的位次,制定自己的升學路徑。
高考分數的本質是全省排名,即考生位次,位次是平行志愿規則下投檔的核心依據。高考分數決定考生在全省排名,決定在哪個批次填報志愿,也就是可以進入哪個層次的大學就讀,同樣決定考生在某個批次中挑選大學和選專業的優先權。
查看計劃,篩選大學
在估分和合理定位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確定的專業類別,提前查閱上年度招生計劃,如考生處于一本線上,就可以篩選出上年度在省市招錄有自己喜歡專業的一本高校,然后初步排除那些顯然不想去和顯然去不了的大學,形成自己志愿填報的大學備選庫。
三、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始建于1965年,是一所省屬公辦、主要面向現代服務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0人,教職工800余人。建校以來,學校始終以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為己任,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2007、2011年分別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08年被確定為江蘇省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2012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現代職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單位;2017年入選江蘇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位列全國高職院校創新發展影響力全省第一、全國第四;2019年被評定全國優質高職學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學校先后榮膺全國高職院校“育人成效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先后被評為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江蘇省文明校園、江蘇省智慧校園示范校,3次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高技能人才搖籃獎”。2019年,學校代表受到了**、李克強總理等黨和*的親切接見。2019-2020年聚志愿大學排行榜中,學校位列全國高職院校綜合實力第15位。 學校黨建引領堅強有力,大力實施黨的建設強基工程,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形成“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治理體系,辦學活力持續激發。 學校專業建設實力雄厚,建有國家高水平專業群1個、國家級骨干專業6個、央財重點支持專業2個,4個專業群入選江蘇省高水平專業群建設,18個項目入圍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主持制訂國家專業、課程、職業技能標準10余項,13本教材入選“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建有國家級精品類(精品在線開放)課程6門,主持、參與國家教學資源庫建設10項。 學校人才培養碩果累累,入選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并順利通過驗收,連續6年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評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30項,全國、全省大學生“挑戰杯”競賽特等獎、一等獎7項。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2020年,學校榮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2項。 學校產教融合成效顯著,牽頭組建全國商貿職教集團、中國新商科實踐育人產教聯盟、全國實踐育人產教聯盟,建有央財、省財支持實訓基地5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3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產教融合實訓平臺(集成平臺)3個,2個項目入選中國“校企合作雙百計劃”。江蘇商貿職業教育集團入選國家首批示范集團培育單位。 學校雙師隊伍人才薈萃,專任教師雙師比近95%,建有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2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有江蘇省教學名師、社科英才、青藍工程等人才項目近50個,行指委委員12人,國家級技能大師1人,教師連續3年獲全國信息化教學競賽一等獎。 學校海外辦學首開先河,成立我國高職院校在海外舉辦的首個股份制應用型本科大學——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學院。中柬兩國領導人出席我校與柬埔寨勞工部、西港特區三方職教合作簽約儀式。學校被柬埔寨教育、青年和體育部授予“柬埔寨留學生教育基地”,入選教育部、外交部和財政部聯合設立的亞洲合作資金項目,“中國-東盟雙百職校強強合作旗艦計劃”首批“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和江蘇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項目。 學校文化建設亮點紛呈,組織編排全國首部以“錫商”為主題的原創舞劇《風雨錫商》并中標江蘇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拓展項目,連續三屆榮獲教育部高校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先后獲評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全國職業院校“非遺教育傳承示范基地”、“傳統技藝傳承示范基地”、教育部職業院校“一校一品”校園文化品牌示范基地,獲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 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展望未來,學校將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質量特色”不動搖,緊扣“改革創新”促發展,立足無錫、服務長三角、輻射海內外,著力構建數字商業職業教育新生態,融合培養新商科創新型卓越人才,全力建成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世界水平的商科高職領軍校,為建設“強富美高”新無錫,服務江蘇“六個高質量”發展,助力“一帶一路”,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截止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