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南考生上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33至263分,位次為437656至26385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33至263區間才能上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河南考生上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0221名;
2、2021年河南考生上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3155名;
3、2020年河南考生上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7656名;
4、2022年河南考生上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3856名;
5、2021年河南考生上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0159名;
6、2020年河南考生上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3966名;
二、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321 | 430221 | 省政府 |
2022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308 | 263856 | 省政府 |
2、2021年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263 | 433155 | 省政府 |
2021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264 | 280159 | 省政府 |
3、2020年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233 | 437656 | 省政府 |
2020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263 | 303966 | 省政府 |
分低適合報的二本大學有哪些
剛過二本線的公辦大學有: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中外合作)、長春師范大學(藝術類)、廣西藝術學院、新疆科技學院、新疆工程學院、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唐山學院、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等。
分低適合報的二本公辦大學有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山東農業大學的優勢學科是農業科學,特色學科為生命科學,并且協調各學科共同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是一所十分有實力的老牌本科院校,同學們要是可以以本科線的成績進入山東農業大學,那可真就是“撿漏”了。
剛過二本線能上公辦大學嗎
剛過二本分數線可以上二本大學,但是大多數只能上民辦院校,上不了公辦院校。要想讀個公辦二本,你必須要高出二本線幾十分,甚至好多不錯的二本要過了一本線才能上。
根據二本線劃定規定,一般高考試卷評卷工作結束后,文科和理科按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根據當年二本招生人數,包括外省和本省院校,按照1:1.2劃定二本分數線。
總結一下,一是劃定二本線的時候多出了20%的名額,二是二本和三本合并,現在的二本線就是以前的三本線。所以說剛過二本線離上一所公辦二本還差得不少,并不是說過了二本線就一定能上公辦二本了。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高考考生登陸時需要輸入準考證號、報名號、密碼、身份證號、驗證碼等信息,然后點“登錄”按鈕進行身份驗證。只有以上信息的輸入全部正確,才能通過系統的身份驗證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
2.如果考生輸入了以上正確的信息后仍不能通過身份驗證,可能的原因是系統內初始設置的該高考考生身份證號(或學籍號)與實際有誤,請聯系老師核對更改后再進行登陸。
3.考生首次登陸網上填報高考志愿系統時,其初始密碼為身份證號后6位數。
4.若考生首次登錄網上高考填報志愿系統,則登錄成功后將進入“密碼修改”頁面,被強制要求修改自己的初始密碼,這是為了確保考生的身份安全;若非首次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則登錄成功后將進入志愿類別鏈接頁面。
三、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是2004年7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太倉市政府投資),以出生太倉的世界著名核物理女王——吳健雄的名字命名,位于蘇州太倉市。學院所在區域經濟發達、社會繁榮、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江南絲竹的發源地和婁東文化的發祥地,素有“錦繡江南金太倉”之美譽。 學院前身之一江蘇省太倉師范學校創辦于1907年,歷史悠久、積淀深厚,培養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胡厥文、國防大學原中將副校長錢抵千、核物理學家院士黃勝年等一批國家棟梁及數以萬計的教育人才。學院創建合并的太倉廣播電視大學、太倉工業學校植根產業培養人才,校企合作經驗豐富,為順利轉型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奠定了雄厚的產教融合基礎。 學院堅持“深耕太倉、深化雙元、深入創新、深得人心”辦學思路,打造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倉、技術倉、服務倉”,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目前校區占地近700畝,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名,教職員工397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41.2%、碩士以上學位85%、雙師型教師85.08%,擁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省“333”高層次人才6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6人和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3人、省產業教授13人,以及蘇州市東吳學者1人、太倉市級以上技能大師工作室10個、太倉市高校專業建設領軍人才13人。契合區域產業設立智能制造學院、生物醫藥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等教學單位,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藥品生產技術、軟件技術等專業31個(其中 “3+2”本科專業4個、“4+0”本科專業1個),建立省級太倉大學科技園、省級中德精密機械部件制造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省級智能制造產教融合集成平臺、蘇州市綠色生物催化技術重點實驗室、蘇州市智能家居無線傳感器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等企業孵化和技術轉化平臺,并與本科高校、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健雄聯合研究院、太倉企業聯合大學、太倉市勤廉文化研究所、江蘇省中小企業研究院等社會服務平臺,形成以全日制高職教育為主體,應用型本科、專業碩士培養為補充,社會培訓協同發展的區域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以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高職院校為發展目標,近年來,持續深化“雙元制”教育本土化實踐創新,以國際標準培養大國工匠,與德國工商行會上海代表處等聯合創建國內首個中德培訓中心、AHK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聯盟(學院為永久會長單位)、中德雙元制職業教育示范推廣基地、雙元制培訓學院,成立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太倉培訓中心、IHK中德師資能力提升研究中心、工業工程師(REFA)太倉培訓中心等對德職業教育合作平臺,成為德國教研部授權的中德雙元制職業教育(VETnet)全球網絡合作單位、德國Meister培訓及全球認證單位、江蘇省德國高職教育合作聯盟輪值秘書處單位, 2020年發布國內首個雙元制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地方(蘇州)標準,入選“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數全國排名13位,雙元制教育先后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特等獎一項以及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校企雙元培養的學生綜合素質好、技術技能強、發展后勁足,深受企業歡迎,成為長三角德式工匠培養的搖籃和太倉“德企之鄉”產業集聚的重要支撐,塑造了高職教育校地融合發展的“太倉樣板”。 建院以來,學院以優異成績先后通過兩輪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躋身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行列,獲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江蘇省文明校園、江蘇省中高職師資培訓基地、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國家級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中國華人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中國創新教育示范單位、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全國2018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等近百項榮譽稱號,探索走出了縣辦高職創新發展的“健雄之路”。(信息截止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