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天津工業大學在湖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北考生上天津工業大學的分數在559至565分,位次為24824至503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59至565區間才能上天津工業大學。
一、湖北考多少分能上天津工業大學
1、2022年湖北考生上天津工業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95名;
2、2021年湖北考生上天津工業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35名;
3、2022年湖北考生上天津工業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706名;
4、2022年湖北考生上天津工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855名;
5、2021年湖北考生上天津工業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866名;
6、2021年湖北考生上天津工業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575名;
7、2020年湖北考生上天津工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256名;
8、2020年湖北考生上天津工業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5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79名;
二、天津工業大學在湖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天津工業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63 | 5495 | 市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59 | 24706 | 市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61 | 23630 | 市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67 | 20643 | 市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73 | 17855 | 市政府 |
2、2021年天津工業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93 | 5035 | 市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81 | 24824 | 市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83 | 23866 | 市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90 | 20575 | 市政府 |
3、2020年天津工業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一 | 582 | 23256 | 市政府 |
2020 | 湖北 | 文科 | - | 本一 | 565 | 5379 | 市政府 |
高考成績和排名哪個重要
分數是排名的基礎,沒有好的分數,排名也不會靠前的,但如果考生的成績普遍高,你就是考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也不定能進入好的大學。
沒有什么比分數更重要的
對于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我認為沒有什么比分數更重要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只有在取得可喜的理想成績之后才能去看排名。如果說成績是高考載體的話,排名只不過是佐證成績的形式而已。比如說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后,家長和考生首先查詢的是成績。如果成績好,才能想起查詢排名,否則查詢排名就沒有實際意義了。
分數是基礎,在分數的基礎上看排名
沒有一定的分數,達不到分數線不說,過不了提檔分數線,什么都是白扯。達到一定的分數后,就要看排名了。
說白了,還是分數的排名。所以,還是分數重要,分數才是命根子。沒有好分數,哪來的排名的資格。
軍校體檢什么時間
2023年軍校體檢時間還未確定,不同地區的軍校體檢時間不同,大多是從五月份開始,各單位組織自己的體檢工作,以各單位實際情況為準,通過后,各單位根據單位指標確定參考編號。
體檢按照《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軍后衛〔2016〕305號)執行。
體檢結論分為指揮專業合格、裝甲專業合格、空降專業合格、特種作戰專業合格、防化專業合格、醫療專業合格、油料專業合格、水面艦艇專業合格、潛艇專業合格、潛水專業合格、雷達專業合格、測繪專業合格、其他專業合格、不合格等14種。
三、天津工業大學最新介紹
天津工業大學是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點建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始建于1912年,2000年更名為天津工業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獲批國防科工局與天津市共建高校,是我國最早開展紡織高等教育的學府之一,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藝、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綜合大學。 學校總占地面積約19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學校下設5個學部、24個學院、1個書院、2家附屬醫院,現有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全日制碩士生4700余人,博士生近500人,成人教育學歷生1500余人,各類留學生2050余人(學歷生500余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學校現有教職工2200余名, 其中專任教師1600余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900余名、具有高級職稱教師800余名。擁有兩院院士7名、教育部*5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名、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3名、國家“*”等高端人才項目入選者6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名,擁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光華工程科技獎”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專家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60余名,省部級各類人才200余名;擁有全國首批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國家級教學團隊、教育部創新團隊等省部級及以上高層次團隊40余支,入選國家級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學校堅持“工科做強、理科做優、文科做精、醫科做好”的發展思路,形成了以工為主、多學科統籌發展的良好學科生態布局。學校現有65個本科專業,其中包括15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市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5個天津市品牌專業、6個天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8個天津市優勢特色專業、12個應用型專業,4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5個學科入選天津市“雙一流”建設學科、5個學科入選天津市“雙一流”建設特色學科(群)、12個天津市重點學科;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018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堅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結合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本科教學質量提升九大計劃,著力培養胸懷經緯、求真務實、品高學優、工勤業精、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畢業生深受社會各界青睞。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4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9個,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5個、市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擁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全國示范性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2個、天津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1個、天津市留學生實習實踐基地1個,“創客空間”先后被認定為首批天津市眾創空間和首批國家級眾創空間。近年來,學生每年在學科競賽中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均超過800項,培養出了以全國道德模范徐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大學生和先進集體。是“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天津市“普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工作示范校”。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學校鼓勵自主創新,彰顯現代紡織和國防軍工特色,擁有天津市屬高校中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離膜與膜過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有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8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和天津市工程中心6個、天津市國際聯合研究中心6個,天津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建有天津市**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市膜分離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天津市工業設計中心。近年來承擔了“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有關省部級各類科研課題近千項,并取得多項標志性和突破性成果,連續九年蟬聯11項、累計獲得國家科技獎13項,獲授權專利1000余項。學校形成了“先進紡織復合材料”“膜分離技術”“電機系統及其智能控制”“功能纖維與技術紡織品”“纖維界面處理技術”“現代機械裝備”等特色科研優勢,多項科研成果打破國際壟斷,應用于重大疫情防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高科技產業。 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高校、教育部“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高校。學校與德國、英國、瑞士、芬蘭、澳大利亞、美國、韓國等60多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110多所大學或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交流關系。學校入圍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獎2個獎項,加入歐洲紡織大學聯盟,在布基納法索建立該國首所孔子學院,與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共建“旁遮普天津技術大學”。校際交流開展本科“2+2”“3+1”和研究生交流學習、雙學位等多種形式的學生交流項目,每年大力選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國(境)外留學,同時接收國外及港澳臺地區學生來校學習。 學校積極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育人作用,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天津市首批“文明校園”、“全國高校后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入選文化部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基地,建有中華傳統文化國際傳播中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向未來,學校將在*新時代**思想指引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秉承“教研相長、學能并進”的辦學理念,光大“嚴謹、嚴格、求實、求是”的學校品格,弘揚“愛校尚德、勵學篤行、求實創新”的學校精神,聚焦“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改革創新,努力建設具有世界一流學科的高水平大學,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