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北考生上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00至200分,位次為182877至10317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00至200區間才能上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一、湖北考多少分能上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湖北考生上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2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3174名;
2、2021年湖北考生上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7520名;
3、2022年湖北考生上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3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6891名;
4、2021年湖北考生上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3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8054名;
5、2020年湖北考生上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2877名;
6、2020年湖北考生上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0969名;
二、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327 | 103174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343 | 166891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300 | 137520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302 | 138054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專科 | 218 | 182877 | 省政府 |
2020 | 湖北 | 文科 | - | 專科 | 200 | 110969 | 省政府 |
高考報考軍校的流程
一、報名:年齡有硬性要求,一般不超過20周歲,且只招收高中應屆畢業生。報名從當年5月開始。
二、高考:參加全國統一高考,一般軍校錄取分數較高,所以考生文化課基礎一定要好。
三、填報志愿:軍校招生報考是采取的提前單獨的方法,意思就是如果報考了軍校,即使沒有被錄取,其他院校也可以錄取,實際就是無形的增加了一次進入大學的機會,報考軍校不會影響你在其后選擇其他地方院校。對于報考哪一類的軍校要按照你的想法來,一定要謹慎,因為這是影響到你一生選擇,還有一點要值得注意,報考軍校一定要放在第一志愿,否則被錄取的機會相當小。
四、政審:參加政治審查的考生數量,由各省高校招生辦從第一志愿報考的同一所軍校,且分數在第二批本科線以上的人員中按照從高分到低分,依照招生數的三至四倍確定。如果你名列其中,你所在的縣(市、區)人民武裝部將會同當地招生部門到你所在中學和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調查了解你在校表現、家庭及社會關系情況,并做出結論。
五、面試:如果你通過了政審,而且獲得面試的資格,你一定要按照通知參加面試,面試是由省軍區負責的,但是會有你報考的那個軍校的相關負責人一起進行面試,面試的內容包括你的入伍動機、語言表達能力、形象氣質、心理素質、邏輯思維能力、行為反應能力等方面來衡量,最后確定是“指揮類合格”還是“非指揮類合格”。
學校代碼及專業代碼查詢網
考生進入所在省市官方志愿填報系統,輸入院校及專業名稱,即可顯示院校及專業代碼,僅供參考!
省市 | 官網名稱 |
安徽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北京 | 北京教育考試院 |
福建 |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 |
甘肅 | 甘肅省教育考試院 |
廣東 |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 |
廣西 | 廣西招生考試院 |
貴州 | 貴州省招生考試院 |
海南 | 海南省考試局 |
河北 | 河北省教育考試院 |
河南 | 河南教育廳 |
黑龍江 | 黑龍江省招生考試信息港 |
湖北 |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 |
湖南 | 湖南省教育考試院 |
吉林 | 吉林省教育考試院 |
江蘇 |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 |
江西 | 江西省教育考試院 |
遼寧 | 遼寧招生考試之窗 |
內蒙古 | 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 |
寧夏 | 寧夏教育考試院 |
青海 | 青海省教育考試網 |
山東 |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
山西 | 山西招生考試網 |
陜西 | 陜西省教育考試院 |
上海 | 上海教育考試院 |
四川 | 四川省教育考試院 |
天津 | 天津招考資訊網 |
西藏 | 西藏自治區教育考試院 |
新疆 | 新疆招生網 |
云南 | 云南省招生考試院 |
浙江 |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 |
重慶 | 重慶教育考試院 |
三、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學院是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全國機械行業骨干職業院校、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國家級眾創空間、湖南省卓越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湖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文明標兵校園、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大學生就業創業示范校、湖南省實習管理強校、湖南省職業院校文化建設強校、湖南省汽車制造業高級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湖南省機器人與智能裝備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長沙市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單位。 近年來,學院按照錯位發展、優勢超前、凸顯特色的辦學理念,緊隨產業發展持續推進專業建設轉型升級,積極推行產教融合、師生融合的人才精細化培養方式,重點培養智能制造產業鏈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受到業界贊譽。《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湖南衛視等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對學院辦學成績成果報道200余次。 學院設有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智造創客學院、人文科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政教學部等九個二級學院(教學部)。建成了深度融入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鏈的智能制造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智能汽車技術、智能制造服務四大專業群。開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電梯工程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30個全日制專科專業。其中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為全國職業院校裝備制造類示范專業,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群為省級示范特色專業群,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為省級示范特色專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為省級特色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為全國機械行業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創新建設專業,數控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技術為省級精品專業。牽頭制定了全國高職院校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標準。 學院全面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628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245人, “雙師型”專任教師324人,享受國務院、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各1人,全國機械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8人,湖南省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3人,全國技術能手4人,湖南省技術能手、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省級專業帶頭人3人,省級專業教學團隊2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入選教育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入選教育部高職典型案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雙師型”教師培養基地入選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9年獲湖南省教師職業能力競賽中一等獎11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10項,一等獎數量排名全省第一,獲獎數量排名全省第一;獲全國各類教師競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項。 學院堅持“立足長沙經開區、植根智能裝備制造業”的辦學定位,構建“政企行園校”多方聯動、共享共促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充分依托地處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位優勢,與中國鐵建、三一集團、中聯重科、上汽大眾、上汽三菱電梯、捷豹路虎(中國)等500余家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與知名企業在校內合作共建了上海三菱電梯學院、捷豹路虎(中國)長沙培訓中心、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中心、長沙獵豹汽車培訓中心、湖南凱城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等生產性實訓基地。2019年學院榮獲園區企業合作院校“四項第一”:2018年園區合作企業數量排名第一、2018年為園區輸送技能人才數量排名第一、2019年企業技能人才校園招聘意向排名第一、2019年技能人才校企聯合培養意向排名第一,學院被長沙經開區授予“校企合作先進院校”。 學院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創意教育,建有智造創客學院和創業大廈等創新創業平臺,形成了集創新思維普及、科技創新與創客教育、創新創意產品研發、項目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創客空間,被授予國家級眾創空間稱號。建成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和創客人才培養機制,牽頭成立了湖南省高職創客教育專業委員會。打造湖南省創客教育品牌,學院“創文化”成果2018年榮獲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湖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學院人才培養成效顯著,人才培養質量位居全省前列。近三年湖南省學生技能競賽成績均排名前五,2019年獲湖南省學生技能競賽中一等獎12項、二等獎37項、三等獎33項,團隊成績排名全省第二;獲國家技能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學生獲獎數排名全國前60。學生技能抽查成績優秀,年終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據麥可思調查,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就業現狀滿意度、平均月收入均遠高于全國高職平均值。學院培養人才廣受社會贊譽,涌現了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晏斌、入職半年即獲得上海大眾集團職工技能競賽“維修電工第一名”的焦喜春、在廣汽三菱被譽為“機器人的老中醫”的技能大師謝衛華等大批能工巧匠。 “十四五”期間,學院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辦學方向,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產教融合為主線,全方位提升高水平院校建設的服務保障支撐能力,創客式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成效更加顯著,具有國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成功造就,支撐高水平院校建設的智造特色專業發展格局更具優勢,深度融入經開區經濟社會發展特色持續彰顯,綠色智慧和諧美麗新機電全面建成,在服務湖南推進“三個高地”建設中展現機電擔當和機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