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長春工業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長春工業大學的材料化學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辦學地點北湖校區)(收費標準3850元/年)(學制四年)專業在內蒙古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8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7647名;
2、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語種不限,學校僅具備英語、日語、俄語公共外語教學條件,入學后須選擇其中一門進行課程學習)專業在遼寧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1140名;
3、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4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1754名;
4、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在山東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7583名;
5、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在重慶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6580名;
6、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在重慶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7880名;
7、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在重慶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7657名;
8、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北湖校區)專業在云南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6795名;
9、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在甘肅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3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8078名;
10、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在甘肅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5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347名;
二、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不招色覺異常(含色盲、色弱)考生)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7 | 71252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53 | 67983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505 | 85335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4 | 74839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487 | 44395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09 | 49195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78 | 50412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收費標準3850元/年)(學制四年)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386 | 37647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收費標準3850元/年)(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436 | 31262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444 | 33952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382 | 42588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6 | 37465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519 | 34724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19 | 遼寧 | 理科 | - | 538 | 29292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語種不限,學校僅具備英語、日語、俄語公共外語教學條件,入學后須選擇其中一門進行課程學習)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09 | 41140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438 | 27942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469 | 28712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480 | 29444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423 | 37113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407 | 41216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447 | 41754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472 | 38947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90 | 96728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42 | 94510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在北湖校區學習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40 | 85704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21 | 浙江 | 綜合 | 物 和 化 | 544 | 105736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 575 | 73757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578 | 71464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22 | 浙江 | 綜合 | 物 和 化 | 541 | 117915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515 | 45693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497 | 45016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466 | 47984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和 化 | 507 | 134694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或 化 | 521 | 129630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11 | 97583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物 和 化 | 505 | 138613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8 | 58097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05 | 63787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495 | 58938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5 | 67891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499 | 80687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494 | 62716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理工類,4年,3850元/年,在北湖校區辦學)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460 | 59042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理工類,4年,3850元/年,在北湖校區辦學)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449 | 66110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理工類,4年,3850元/年,在北湖校區辦學)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584 | 11746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28 | 46580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488 | 47880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10 | 47657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辦學地點北湖校區。)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87 | 49085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486 | 119673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522 | 88144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就讀。)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39 | 85690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497 | 102386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37 | 62368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56 | 61455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52 | 55762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 | -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496 | 55455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533 | 34469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北湖校區)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472 | 66795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吉林省長春市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遠達大街3000號北湖校區)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435 | 65349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吉林省長春市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遠達大街3000號北湖校區)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455 | 60131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教學地點:吉林省長春市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遠達大街3000號北湖校區)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467 | 64319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吉林省長春市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湖街道藍珀湖社區北遠達大街3000號北湖校區)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436 | 69877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433 | 38078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451 | 39347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471 | 36387 |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 | - |
三、長春工業大學介紹
"長春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管、文、理、經、法、藝術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國家為籌建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而創辦的長春汽車工業學校,先后經歷了長春工業?茖W校、吉林理工學院、吉林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70年6月吉林工學院與吉林工業大學合并,1978年10月復校。2000年9月,長春煤炭工業學校、長春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吉林省輕工業設計學校并入。2002年3月,更名為長春工業大學。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確定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屬重點高校,2004年再次被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2017年入選“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院校。2020年3月,入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建設項目高校。學校設南湖、北湖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25.2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優雅,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學校設有15個學院,59個本科專業。現有1個博士后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學科14個,其中,吉林省一流學科3個,吉林省優勢特色學科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9個,國家級“卓越計劃”試點專業3個;2022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2個學科成功入選吉林省高!笆澜缫涣鲗W科培育計劃”立項建設學科。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學,F有在籍學生22966人。其中本科生16416人,?粕2999人,碩士研究生3356人,博士研究生170人,留學生25人,F有教職工1675人,其中專任教師1200人,正高級職稱教師227人,副高級職稱教師486人。現有柔性引進院士5人,人社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7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國家優秀教學團隊1個,吉林省優秀專家6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6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41人,吉林省教學名師16人,長白山學者9人。學校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5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現有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平臺42個,省市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9個,學校技術轉移中心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2019年我校自然指數進入全國高校200強。近五年,學校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900余項,獲得科技經費3.6億余元。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2項,國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及國家藝術基金16項?蒲谐晒@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8項、二等獎20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吉林省專利金獎2項,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學校始終堅持科技研發工作與國家重大需求、吉林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圍繞制約傳統產業發展和新興產業培育的關鍵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