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蘇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蘇考生上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317至317分,位次為36717至2768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17至317區間才能上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江蘇考生上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688名;
2、2022年江蘇考生上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3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717名;
二、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399 | 27688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317 | 36717 | 省政府 |
軍校體檢什么時間
2023年軍校體檢時間還未確定,不同地區的軍校體檢時間不同,大多是從五月份開始,各單位組織自己的體檢工作,以各單位實際情況為準,通過后,各單位根據單位指標確定參考編號。
體檢按照《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軍后衛〔2016〕305號)執行。
體檢結論分為指揮專業合格、裝甲專業合格、空降專業合格、特種作戰專業合格、防化專業合格、醫療專業合格、油料專業合格、水面艦艇專業合格、潛艇專業合格、潛水專業合格、雷達專業合格、測繪專業合格、其他專業合格、不合格等14種。
高考報考軍校的流程
一、報名:年齡有硬性要求,一般不超過20周歲,且只招收高中應屆畢業生。報名從當年5月開始。
二、高考:參加全國統一高考,一般軍校錄取分數較高,所以考生文化課基礎一定要好。
三、填報志愿:軍校招生報考是采取的提前單獨的方法,意思就是如果報考了軍校,即使沒有被錄取,其他院校也可以錄取,實際就是無形的增加了一次進入大學的機會,報考軍校不會影響你在其后選擇其他地方院校。對于報考哪一類的軍校要按照你的想法來,一定要謹慎,因為這是影響到你一生選擇,還有一點要值得注意,報考軍校一定要放在第一志愿,否則被錄取的機會相當小。
四、政審:參加政治審查的考生數量,由各省高校招生辦從第一志愿報考的同一所軍校,且分數在第二批本科線以上的人員中按照從高分到低分,依照招生數的三至四倍確定。如果你名列其中,你所在的縣(市、區)人民武裝部將會同當地招生部門到你所在中學和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調查了解你在校表現、家庭及社會關系情況,并做出結論。
五、面試:如果你通過了政審,而且獲得面試的資格,你一定要按照通知參加面試,面試是由省軍區負責的,但是會有你報考的那個軍校的相關負責人一起進行面試,面試的內容包括你的入伍動機、語言表達能力、形象氣質、心理素質、邏輯思維能力、行為反應能力等方面來衡量,最后確定是“指揮類合格”還是“非指揮類合格”。
三、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院校,由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和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現名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共建,以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領導和管理為主,業務上由省教育廳指導。現為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單位、安徽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安徽省文明單位、全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安徽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地礦局先進黨委(連續10年)、合肥市雙擁模范單位、合肥市衛生先進單位等。 學院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安徽省地質職工大學,1997年1月更名為安徽省工業經濟職工大學,2001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在原安徽省工業經濟職工大學基礎上改制為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主校區坐落于安徽省省會合肥市。現有東區(合肥市梁園路1號)、西區(合肥市桐城南路410號)、半湯校區(巢湖市半湯鎮花園街2號)共三個校區。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一萬余人,占地531.39畝。現建成地質勘查、計算機、數控機電、旅游酒店管理、經濟管理和海爾大學電工電子實訓中心等8個校內綜合實訓中心共113個實驗實訓室和121個校外實訓基地,其中,校內建有1個國家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國家首批示范職業資格與技能鑒定所、7個省示范實訓中心及開放實訓基地以及IT核心與認證課程研究所。 學院現設有8個二級學院(旅游管理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計算機與藝術學院、商貿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財經學院、地質與建筑工程學院、珠寶學院)、1部(基礎教學部)、1中心(實習實訓中心)以及圖書館、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中心、安徽省地熱能源勘查研究院等教輔科研機構。現設有57個高職專業,涉及工、經、管、文、藝5大學科,涵蓋資源開發與測繪、土建、制造、電子信息、財經、安全、公共事業、文化教育、藝術設計傳媒、旅游10大專業門類。現建有一批省級以上重點專業,其中,2個國家緊缺人才培養專業、2個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專業和22個省級重點、示范、特色、綜合試點改革專業及31門省級以上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及“慕課”(MOOC)。 學院現有580人的高素質專兼職教師隊伍,其中,高級以上職稱182人,雙師型教師27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180人,占37%。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雙院士常印佛為學院兼職教授,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 學院遵循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辦學規律,堅持以改革求發展、以特色求進步、以質量創品牌,形成了鮮明的“三元融合”(行業、學院、企業或地質隊)辦學特色和“三個結合”(校企結合、工學結合、雙證結合)人才培養特色。2007年以來,學院學生在全國、全省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中共獲得39個一等獎、138個二等獎、109個三等獎,賽績一直穩居全省76所高職院校前十位,2018年獲全省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團體總分第二名。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畢業生就業率年均在95%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評價滿意率均在90%以上,學院招生就業始終保持著“進口旺、出口暢”的良好態勢。 學院傳承弘揚地礦行業“三光榮” 精神(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培育出更富有時代特色和覆蓋所有行業的“三業”品質(愛崗敬業、艱苦創業、建功立業),凝練出“明德、篤學、精藝、尚新”的校訓。 學院積極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教育交流與合作,現與韓國、英國、愛爾蘭、新加坡、泰國等國多所院校保持長期緊密的交流與合作,與韓國韓瑞大學、明知專門大學、愛爾蘭都柏林商學院、英國桑德蘭大學合作開展“3+2”、“2+1”等形式的國際教育項目。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安徽省區域地質調查院等80多個企事業單位共建專業、共育人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20年,學院入選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首批聯合培養專升本學生試點院校。學院進入了內涵建設的新階段,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面向未來,學院人正潛心耕耘、勵志踐行、奮發圖強、開拓創新,朝著建設“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技能型高水平大學的奮斗目標闊步前進!(截止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