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列車今日出發,新的起點攜手前行。”日前,青島理工大學迎來了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9087名優秀學子,其中本科生6287名、專科生2800名,2017級新生們加入青島理工大學大家庭。
熱心:溫馨的指示牌、熱情周到的志愿者……2日清晨,各學院和部門的工作人員就已全部到位,熱情、負責、全身心的投入到迎新工作中。校園內迎新氛圍濃厚。
上午,校黨委書記、校長王亞軍,校黨委副書記楊向榮,副校長李國華、楊興昌在相關部門負責人的陪同下,分別深入市北、黃島、臨沂三個校區檢查指導迎新工作,并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發放入學基金和愛心大禮包。
在迎新現場,王亞軍仔細詢問了新生報到人數、住宿安排、特殊學生等情況,強調各學院和部門要繼續把工作做細做實,真正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提供周到、貼心的服務。發放困難新生入學基金和愛心大禮包時,他表示,經濟上暫時的困難不可怕,學校會想方設法幫助同學們解決生活保障方面的問題。你們要安心學習,努力在精神上戰勝困難,實現自立自強。
安心:在學生公寓,王亞軍與新生及家長親切交流,了解生源情況。他勉勵新生們要好好相處,勤奮學習,不辜負家長和學校期望,同時要做好宿舍衛生管理,成長從點滴開始。他也請家長們放心,學校一定會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努力為孩子們創造良好的成長成才環境。
迎新檢查工作后,王亞軍一行實地走訪了山東路學生公寓,與綜合管理辦公室相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強調,作為暑期督辦項目,山東路學生公寓改建項目為入住的新生和老生提供了舒適環境和便利條件,讓學生真正得到“實惠”,下一步還要加強公寓安全工作及校園文化氛圍營造。
迎新現場,書院式校園環境獲得前來報到的新生和家長熱烈點贊,許多貼心設置的區域也成為新生和家長休息的好地方:利用進門大廳、樓道拐角、入口一側等角落,巧妙設置的讀書吧、學習吧、休閑角,形式多樣、安謐雅致;精心設計改造后的食堂,格外明亮整潔,令人用餐心情分外愉悅;重新粉刷后的教室里,嶄新的桌椅與同學們一起靜靜聆聽課堂……
為更好地服務師生,打造一個更加安全便利、舒適衛生的校園環境,青島理工大學配合新校區建設,利用暑假時間,對學校重點工作進行掛牌督辦,經過一個暑假的奮戰,校園環境煥然一新,書院式改造讓校園布局和功能得到了顯著改善。
9月1日剛剛開館的青島理工大學校史展覽館吸引了許多新生和家長的關注。校史館坐落于學校建校之初中軸線上的重要建筑,被列入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對象,以文字、圖片、實物和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展示了學校64年辦學的風雨歷程。許多家長在休閑區觀看了學校的宣傳片,了解學校歷史、現狀及未來發展規劃之后,就“什么是111計劃、特色名校”“一流學科建設對學生有什么好處”“主校區戰略轉移進程”等諸多關心的問題向工作人員提問,并欣喜地表示,學校具有深厚的辦學底蘊,近年來各方面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希望孩子在學校里接受熏陶,學習知識,增強本領,成長成才。”
暖心:今年該校繼續實行網上報到,新生到校辦理完網上注冊手續后直接由高年級學生志愿者領到公寓,臥具等生活用品已提前安排發放到新生宿舍,同時學校還為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開通了綠色通道、為122名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發放了愛心大禮包。簡潔快速的報到流程、溫馨周到的服務處處彰顯著學校的人文關懷,贏得了新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有困難,找學校。”在"綠色通道"處,青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王亞軍慰問了遠道而來的同學和家長,為各校區共122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送上價值300多元的"愛心大禮包",助力新生入校第一關,并勉勵他們:“經濟上暫時的困難不可怕,學校會想方設法幫助解決生活保障方面的問題。你們要安心學習,努力在精神上戰勝困難。”
據介紹,青島理工大學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提供便捷、多元的資助渠道,將通過獎助學金、助學貸款、學費減免、困難補助、路費補貼等多種方式開展資助幫扶,確保他們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順利完成學業。
廣受青年學子歡迎的新媒體,在今年迎新中充分體現出其反應迅速、方便快捷、注重互動的線上優勢。各個迎新點處,掏出手機掃描二維碼加入平臺,關注學校、學院、學生會等微博、微信,成為新生和家長們的“必選項”。學校、學院、班級都通過微信、微博、QQ群等同步推送基本情況、專業特色、報到流程等信息,青島理工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團委、理工學子等官方微信平臺也推出多期微信,介紹各種信息,與新生親密互動,不僅提高了服務效率,也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
新生報到結束后,新生開學典禮、軍訓和系統的入學教育等活動陸續展開,豐富充實的9月正在開啟同學們大學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