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遼寧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泰山學院在遼寧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遼寧考生上泰山學院的分數在374至374分,位次為96513至6797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遼寧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74至374區間才能上泰山學院。
一、遼寧考多少分能上泰山學院
1、2022年遼寧考生上泰山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979名;
2、2021年遼寧考生上泰山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4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8497名;
3、2020年遼寧考生上泰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513名;
二、泰山學院在遼寧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泰山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遼寧 | 物理 | - | 本科 | 450 | 67979 | 省政府 |
2、2021年泰山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遼寧 | 物理 | - | 本科 | 435 | 68497 | 省政府 |
3、2020年泰山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本科 | 374 | 96513 | 省政府 |
新高考省份二本錄取分數線
3+3高考地區
天津:天津市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為463分
北京: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425分,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518分
海南:普通類本科批471分,部分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569分
浙江:普通類第一段497分,第二段280分
山東: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513分;普通類一段線:437分
3+1+2地區
遼寧:本科分數線為歷史類404分、物理類362分
重慶:本科分數線為歷史類415分、物理類411分
湖南:本科線為歷史類451分,物理類414分;高職專科為歷史類200分,物理類200分
河北:本科線為歷史類443分,物理類430分
江蘇:本科分數線為歷史類471分,物理類429分
退檔有什么影響
不能。退檔后不能被后面的志愿學校錄取,只能參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和下一個批次的錄取。不能錄取的原因:平行志愿下,檔案被前面的院校提取后,又被退檔,那么,就沒有機會再被平行志愿本批次的其他志愿院校提檔。因為平行志愿實行的是一輪投檔,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被退檔,只能加入征集志愿或下一個批次了。
填報志愿:在志愿填報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好各個院校的往年錄取情況,尤其是目標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對于已經填報完志愿的同學來說,不要過分擔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另外,可以多留意高校的征集志愿,每年都有部分高校出現補錄機會。
征集志愿:某一批次錄取結束后,針對有些高校沒有招滿人的情況,省里公布補錄的分數線(降分幅度看缺額情況),并公布缺額的學校、專業、人數,供那些還未被錄取的、上了補錄線和要求的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自愿選擇是否重新填報志愿,參加補錄取的做法。
三、泰山學院最新介紹
泰山學院于1958年9月開始舉辦高等教育,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5年創辦的泰安府官立師范學堂。2002年3月教育部批復舉辦本科教育,2012年9月轉變為“省市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2012年11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3年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2015年確立了建設升級版的應用型大學建設目標,2017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18年確立了建設以教師教育為鮮明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發展目標,2019年圓滿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專家組進校考察各項工作,2021年成功入選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支持單位。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引進國家級高層次領軍人才2名。 學校現有南、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378畝,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建有原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設在高校的第一座圖書館——萬里圖書館。現有15個二級學院,66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等9大學科門類。面向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近2萬人。現有教職工1456人,其中專任教師1003人,博士286人,占 28.5%;碩士580 人,碩士及以上人員占比 86.3%,教授96人,副教授315人,兼職教授300余人,副高級及以上人員占比41%。擁有省級及以上各類專業技術拔尖人才33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省青年創新團隊6個,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學校是山東省19所省級教師教育基地之一,也是山東省首批具有公費師范生招生資格的9所高校之一。 學校始終致力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先后建成省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創新平臺10個,建成院士工作站1個,校級重點學科12個,校級優勢學科22個。2002年以來先后獲得國家級項目6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9項,獲省部級項目130項。“十三五”以來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7項。師生先后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等多項賽事中獲國家級獎勵253項、省級獎勵823項。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專業建設,合作專業(方向)14個。圍繞區域產業需求,堅持“T”型產業學院建設理念,建設與龍頭企業緊密融合,政府、行業和其他企業參與的產業學院4個。 學校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積極參與省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現有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全國第三批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范點項目1個,山東省人才培養模擬創新試驗區1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3個,省級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4個。省級精品課程39門,省級一流課程8門,思政“金課”2門,23門課程獲批全省聯盟線上課程。制定實施服務泰安行動計劃,大力開展應用型研究和產學研合作,在區域旅游規劃、基礎教育師資培養、旅游管理人才培養、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培訓、中小學實習支教、環境監測及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始終注重樹立國際化辦學理念。先后和英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泰國、美國、俄羅斯等10個國家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或合作意向。1995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1999年被國務院僑辦命名為全國首批華文教育基地,開始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赴國外進行短期交流項目取得良好效果,以“3+1”項目為代表的校際合作項目為學生繼續深造打開了國外通道。 (數據截止至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