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遼寧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在遼寧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遼寧考生上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的分數在150至259分,位次為131880至13188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遼寧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50至259區間才能上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
一、遼寧考多少分能上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
1、2022年遼寧考生上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1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2、2022年遼寧考生上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2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1880名;
二、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在遼寧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在遼寧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遼寧 | 歷史 | - | 專科 | 150 | - | 省政府 |
2022 | 遼寧 | 物理 | - | 專科 | 259 | 131880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錄取時間
考生填完高考志愿一般是半個月或者一個月后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被錄取了。各個省之間的錄取規則有差別,公布時間也有差異,具體還是以當地招生辦出的公告為準。填報志愿后就可以查詢自己的錄取信息,查詢方式如下:
1、登錄學校官網進行查詢:考生要是想要知道自己的高考錄取結果,第一個方法就是可以登錄到所報考學校的官網上進行查詢,一般而言,學校的官網會提前向考生們公布錄取的結果。
2、登錄所在地區的教育考試院網站進行查詢:考生們可以登錄自己所在地區的教育考試院網站進行查詢,比如廣東的考生就可以登錄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并找到查詢高考錄取結果的窗口,按要求填寫自己的準考證號碼、身份證號碼以及相關信息,就可以查詢到高考錄取結果。
哪些公辦二本分數低適合報
學校名稱 | 2022最低分 | 批次 |
嶺南師范學院 | 464 | 二本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 458 | 二本 |
哈爾濱金融學院 | 457 | 二本 |
荊楚理工學院 | 455 | 二本 |
長春工程學院 | 454 | 二本 |
四川旅游學院 | 450 | 二本 |
桂林旅游學院 | 448 | 二本 |
濰坊醫學院 | 447 | 二本 |
贛南師范學院 | 445 | 二本 |
湖南文理學院 | 445 | 二本 |
長春大學 | 414 | 二本 |
吉林建筑大學 | 410 | 二本 |
贛南醫學院 | 410 | 二本 |
吉林化工學院 | 407 | 二本 |
沈陽理工大學 | 406 | 二本 |
贛南師范大學 | 406 | 二本 |
紅河學院 | 406 | 二本 |
福建商學院 | 406 | 二本 |
文山學院 | 406 | 二本 |
梧州學院 | 405 | 二本 |
三、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學校簡介 發布時間:2020-07-20 ? ?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系一所經江西省政府批準、中國教育部備案、面向全國招生的國有公辦全日制普通高職院校,隸屬江西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學院座落在工人運動的發祥地和秋收起義的策源地——江西萍鄉,擁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學院前身為安源路礦工人補習學校,創辦于1922年1月,老一輩革命家李立三任第一任校長。新中國成立后,恢復了工人補習學校,大力開辦了煤礦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學院雖數易校址,經過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萍鄉分校、工人技校、七?二一工人大學、萍鄉煤礦職工大學的變遷,2003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 學院占地總面積410畝,教學儀器設備價值5000余萬元、館藏圖書52萬冊。設有能源工程系、經濟管理系、機電工程系、計算機信息工程系、思政基礎部等教學系部,擁有24個大專專業,80多個教學實踐基地。現有專任教師179人,其中高級職稱35人,中級職稱101人,初級職稱43人,有108名教師具有“雙師”素質。 學院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辦學宗旨,積極探索辦學特色,形成了 “以終身教育為目標、職業教育為主體、多種形式教育為補充”的辦學格局,實現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辦學模式,走出了一條特色教育之路。 學院以工科為主、兼顧文理,現有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委設立的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教育工程基地、計算機信息技術考試站、大學英語等級考試中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國家安全培訓中心以及汽車駕駛員培訓中心等多個基地,為廣大學子取得各專業國家級技能等級證和從業資格打造了良好的平臺,是就業、培訓等方面皆具雄厚實力的院校。 求實創新、揚帆遠航,在新時代的奮進中,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承揚傳統,開拓新天。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將始終肩負培育國家金藍領人才、服務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再譜現代職業教育大學繼承與創新并進、光榮與理想融會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