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吳忠本科大學有哪些
本科學校0所,專科學校1所,以下是具體名單: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吳忠市 | 專科 | 公辦 |
二、部分吳忠大學錄取分數線
1.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歷年各省投檔及最低錄取分數線
2020年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各省錄取分數線及錄取位次統計表
序列 | 年份 | 招生省份 | 錄取批次 | 理科最低分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分 | 文科最低位次 |
---|---|---|---|---|---|---|---|
1 | 2020 | 寧夏 | 專科批 | 312 | - | 409 | 14163 |
2 | 2020 | 青海 | 專科批 | 334 | 16855 | 408 | 5598 |
3 | 2020 | 甘肅 | 專科批 | - | - | - | - |
2019年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各省錄取分數線及錄取位次統計表
序列 | 年份 | 招生省份 | 錄取批次 | 理科最低分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分 | 文科最低位次 |
---|---|---|---|---|---|---|---|
1 | 2019 | 甘肅 | 專科批 | 225 | 130311 | 356 | 54465 |
2 | 2019 | 寧夏 | 專科批 | 321 | - | 399 | - |
3 | 2019 | 青海 | 專科批 | 336 | 17922 | 405 | 5716 |
2018年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各省錄取分數線及錄取位次統計表
序列 | 年份 | 招生省份 | 錄取批次 | 理科最低分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分 | 文科最低位次 |
---|---|---|---|---|---|---|---|
1 | 2018 | 寧夏 | 專科批 | 339 | - | 412 | 12432 |
2 | 2018 | 甘肅 | 專科批 | 332 | 110527 | 353 | 47292 |
3 | 2018 | 青海 | 專科批 | 329 | 16510 | 379 | 5495 |
4 | 2018 | 新疆 | 高職專科 | 237 | 49843 | 311 | 20512 |
三、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廣播電視大學)是直屬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的一所多門類、多學科的公辦綜合性高等學校,承擔著中高等職業教育、遠程開放教育、成人學歷教育、技工教育、繼續教育和社區教育等多種辦學任務。
2019年12月學校從全國1400多所高職院校中脫穎而出,挺進我國職業教育第一梯隊,成功入選前56所*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2020年3月,學校全面啟動 “雙高校”建設項目,凝心聚力推進建設引領西部職業教育改革、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水平高職學校,未來五年學校將努力為寧夏高職學校提供“寧職樣板”,為加快推進西部地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寧夏方案”,開啟了學校發展歷史上的新征程。
學校同時還是寧夏首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職業教育畜牧獸醫專業資源庫主持建設單位,國家優質高職院校,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全國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全國定向培養士官試點院校,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寧夏首批“互聯網+教育”示范校,先后榮獲“全國高技能人才培養突出貢獻獎”、“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獎”、“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中藥材開發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入選自治區第二批人才小高地建設單位。
學校最早于2004年7月由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寧夏重工業職工大學、寧夏職工科技學院、寧夏機械技工學校合并組建而成,2005年寧夏農業學校并入我校,2015年寧夏農墾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寧夏輕工業學校并入辦學,2019年寧夏人民武裝學校并入辦學。目前有三個校區:新校區占地1583畝,電大老校區占地37畝,原輕工業學校校區占地30畝,另建有農科綜合實訓基地508畝。
學校目前有教職工755人,其中高級職稱312人,博士研究生9人,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教師228人,海外留學人員26人。依托國家和自治區級教學名師、“313"人才等培養項目,涌現出全國勞動模范1名、全國“五?”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獎”3名,全國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1名,自治區“313人才2名、自治區“塞上名師”1名、自治區教書育人楷模1名、自治區師德標兵1名,寧夏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6名,入選自治區青年骨干拔尖人才項目4人,哲學社科托舉人才3人,科技托舉人才5人。
學校高等職業教育部分(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目前開設50個專業(方向),涵蓋農林牧、化工技術、裝備制造、現代紡織、健康服務等10個專業大類。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9244名,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就業質量逐年提高。學校秉持“合作發展、合作育人、合作辦學、合作就業”的理念,以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為契機,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堅持與龍頭企業共建專業,對接企業人才需求調整專業設置,使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發展方向更加符合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有效提升了專業建設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