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山東外事職業大學的分數在227至333分,位次為253681至16047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27至333區間才能上山東外事職業大學。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山東外事職業大學
1、2021年四川考生上山東外事職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22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3681名;
2、2020年四川考生上山東外事職業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2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8779名;
3、2021年四川考生上山東外事職業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2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5723名;
4、2020年四川考生上山東外事職業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3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473名;
二、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1年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227 | 253681 | 省教育廳 |
2021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270 | 185723 | 省教育廳 |
2、2020年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276 | 248779 | 省教育廳 |
2020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333 | 160473 | 省教育廳 |
高考征集志愿填報時間
征集志愿時間為每一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之后,大家要時時關注考試院最新動態,因為征集志愿填報時間一般在半天至一天左右。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最后一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的計劃。
征集志愿一般有3次機會,分別是第一批本科征集志愿、第二批本科征集志愿和高職征集志愿,對于在一次征集志愿后仍未達到招生計劃的院校要另當別論,院校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二次甚至多次的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即未達到招生計劃的院校進行缺額計劃招生,為落選的考生提供了二次填報該批次志愿的機會,考生一定要把握住機會。此外,部分缺額計劃較多的批次可能進行二次征集志愿,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機會。具體時間大家要密切關注官方教育網站發布的消息。
填報征集志愿的條件
1、對于第一類缺額計劃,達到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
2、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缺額計劃,為避免產生分數夾層,確保錄取公平,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
3、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未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
參與征集志愿的院校為相應批次計劃未完成或追加計劃的高等院校,各批次征集志愿仍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征集志愿對象:
1、參與征集志愿的院校為相應批次計劃未完成或追加計劃的高等院校;
2、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未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的學生。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是在統一招生完之后就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統招之后補錄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據各個省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征集志愿是給掉檔同學的又一次機會,凡是參加高考的同學應該時刻關注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認真對待,填報第一志愿也應慎重考慮,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樣也應該把最好的選擇填在第一個。
征集志愿的幾種類型:
1、第一類是院校在正式投檔時生源不足導致缺額;
2、第二類是院校投檔時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等原因而退檔形成的缺額;
3、第三類是院校生源足額,但后期在該省追加了招生計劃。
三、山東外事職業大學最新介紹
山東外事職業大學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學校的前身是創建于1999年的中外合作山東外事翻譯職業學院。2018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2019年5月更名為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原主任、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為學校名譽校長。 建校以來,學校秉承“中西合璧、知行合一”的校訓,開拓進取,砥礪前行。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不斷提高。 目前,學校設威海和濟南兩個校區,主校區坐落在威海市國家4A級旅游度假區乳山銀灘,背依多福山,面朝大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校區占地面積2115畝,校舍建筑面積56.7萬平方米。設有外國語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國際商學院、管理學院、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城市學院、護理學院、藝術學院、武術學院、STEM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綜合學院、思政部、基礎部、體育部等16個教學單位。開設59個本、專科專業,形成了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建設格局。 學校注重加強教學基本條件建設。建有應用外國語實訓中心、國際商務實驗實訓中心、旅游管理實訓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城市工程實訓中心、健康護理實訓中心等6個實驗實訓教學中心。其中,應用外國語實訓中心為威海市級示范實訓中心,下設的同聲傳譯實驗教學中心可同時進行7種語言的同聲傳譯,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筆譯實訓室配有國際先進的翻譯服務軟件系統,支持64種語言的雙向互譯,為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目前有129個校內實驗實訓室,146個多媒體、E化互動教室,182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數字化校園實現了全覆蓋一體化智能管理。電視播控中心能夠同時轉播11種外語節目。圖書館建筑面積28000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67.1萬冊,電子圖書95萬冊。建有完善的圖書資料自動化管理系統,具有豐富的網上資源。運動場、體育館、球類運動場、健身中心等各種體育設施十分完善,每年有多場國家級體育賽事在校內進行。學生餐廳、學生公寓和留學生公寓等生活配套設施達到較高水平。 學校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現有專任教師102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和其他高級職稱的418人,具有雙師型資格的專業課教師320人,業界兼課導師234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教師651人。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教育部專業教指委委員3人,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省級以上教學名師6人、全國和省級優秀教師11人,還有一批相對穩定的外籍教師駐校任教。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堅持教學質量一把手工程,積極構建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技能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和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體系。現有省級特色、品牌專業(群)12個,省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2門,近年來完成省部級教改課題13項,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5項。在2015年山東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中,7個一級指標均為優秀,以優異的成績獲得通過。 學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積極搭建各種科研和技術創新平臺。電子商務與技術研發中心是省級技術創新平臺;外事研究院獲批山東省外事研究與發展智庫。學校還建有人工智能研究院、高等職業教育研究院、藝術研究院、國學研究所、外語翻譯研究中心、現代物流研究中心、君子文化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牡蠣研發中心、中國先秦史學會孫子兵法研究院、山東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學研究會高等教育研究院先后在學校落地。近年來,學校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3項,市廳級科研項目89項。學校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422篇,出版學術專著75部,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51項,獲得市、廳級及以上優秀科研成果獎61項。 學校利用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和社會服務。設立了外語培訓中心、譯林翻譯公司,為社會提供多語種、多層次外語培訓和翻譯工作。近年來,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寬,已有200余家企業與學校簽訂了合作協議。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京東集團、蘇寧云商集團、中國平安等知名企業均在學校建有校內實訓中心。其中,京東校園實訓中心因電子商務BPO業務成績突出,被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教育裝備專業委員會授予“全國職業學校電子商務互聯網+雙創實訓基地”榮譽稱號,學校也被京東集團確立為“京東戰略合作伙伴”。作為山東省外包培訓機構、中國服務外包校企聯盟高校理事單位,學校與合作單位積極開展電子商務、軟件與信息服務等專業技術培訓,每年培訓量達到1200人左右。在第二屆“中國服務外包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教育機構評選”中,學校獲得“最具成長力獎”榮譽稱號。 學校大力開展國際交流與對外合作。對外合作伙伴涉及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西班牙、葡萄牙、俄羅斯、韓國、日本及臺灣地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余所高校。合作項目包括專升本、專升碩、本碩連讀、交流生、交換生、短期研修等眾多形式。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實習與就業項目,為學生努力搭建赴新加坡、迪拜、美國、韓國、日本等高端就業項目及香港五百強企業實習、互惠生、帶薪實習、郵輪等多個實習項目的平臺。國際化辦學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 學校黨委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辦學方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學校依法設立了董事會、校務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學術委員會等組織,各司其責開展工作。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強化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學校被中共山東省委命名為“山東省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并被評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各種學術、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學生在國家和省級各類專業技能大賽中獲得各類獎勵256項。近五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6%以上。由于管理規范,辦學成績突出,學校先后獲得“全國誠信示范院校”“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校長孫承武教授榮獲國家“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校長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