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武威職業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24至266分,位次為272707至16686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24至266區間才能上武威職業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武威職業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2707名;
2、2021年四川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4037名;
3、2020年四川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2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5915名;
4、2022年四川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6861名;
5、2021年四川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3082名;
6、2020年四川考生上武威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2120名;
二、武威職業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武威職業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258 | 272707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339 | 166861 | 省政府 |
2、2021年武威職業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224 | 254037 | 省政府 |
2021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279 | 183082 | 省政府 |
3、2020年武威職業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227 | 255915 | 省政府 |
2020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266 | 192120 | 省政府 |
200分的公辦學校名單
批次 | 院校名稱 | 備注 |
專科批 |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慶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黃山健康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六安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銅陵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宿州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揚子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合肥經濟技術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合肥財經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蚌埠經濟技術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合肥濱湖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皖北衛生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宿州航空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 公辦 |
高考錄取期間需要注意什么
每年招生期間,有些騙子住在招生現場附近的賓館,利用家長和考生提供的報名號或準考證,冒充考生家長或親戚,在招生錄取現場咨詢點查詢考生投檔軌跡,鉆家長和考生對錄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
防范提醒:
1、考生不要輕易將自己的身份證號、準考證號等信息泄露給別人;
2、所有考生均可通過官方渠道查詢自己的錄取狀態。到“錄取待審”狀態時,說明考生已被相應高校錄取,正在辦理錄取手續,因此不必過于擔心,更不要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
3、特別提醒考生,只有在官方指定的查詢渠道查到的錄取結果才是真實可靠的。
三、武威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武威職業學院位于中國旅游標志之都、中國葡萄酒城、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最美中國文化旅游城市——武威,是國家骨干高等職業院校、甘肅省示范性高職院校、甘肅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甘肅省“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學校、甘肅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學院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武威教育學院。2003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武威職業學院,甘肅廣播電視大學武威分校、武威財貿學校、武威師范學校(成立于1915年)、武威市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武威衛生學校(成立于1969年)先后并入學院。2018年甘肅省教育廳、武威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先進核能創新研究院在學院聯合設立“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是中科院在全國首次、也是唯一與高職院校的聯合辦學。 學院校園占地面積1174畝,建筑面積34.1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9946萬元,圖書館藏書56.65萬冊,電子圖書資源總量約16T。有各級各類注冊學生17168人,其中:全日制專科生12894人、中專生829人,繼續教育學生3445人。自建院以來,共培養畢業生50000余名,為甘肅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學院先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武威市文明單位。 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綜合素質好。現有教職工863人(含附屬中醫醫院職工),有專任教師638人,其中:教授級職稱教師32人、副教授級職稱教師197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教師160人、教學名師16人、甘肅省名中醫5人、專業帶頭人91人、骨干教師187人、“雙師型”教師469人、省級“園丁獎”5人、市級“園丁獎”10人、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12人。建立了400人組成的兼職教師資源庫,有外聘兼職教師283人。 學院專業門類齊全,特色鮮明。有全日制高職專科專業65個,招生專業50個,建成國家級重點專業7個、國家級骨干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骨干專業4個、省級優質特色專業8個,形成了以工為主,以新能源和相關醫學類專業為特色,國家級重點專業為引領,文、經、農、藝等綜合發展的專業布局。有“三級甲等”附屬中醫醫院1家、20兆瓦光伏扶貧電廠(生產性實訓基地)1所、教師實踐基地15家、校內實訓室135個、校外實訓基地193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1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武威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個、市級“創青春通用性眾創空間”1個、市級工程中心1個。建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2個、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組建職教集團2個,加入省級職教集團6個。 學院教學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豐碩。獲批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省教育規劃項目29項、教育廳科研項目63項、科技廳科研項目6項、市級科研項目15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0項、市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2項,申報技術成果轉化10項,創建科研平臺10個,出版《武威職教理論與實踐》92期。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898篇,出版專著85部、教材328本,獲得專利125項、發明專利1項。教師在國際比賽中獲獎2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二等獎1項、全國職業院校護理專業教師技能大賽三等獎2項,獲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3項、二三等獎45項,其他獎14項。在2017年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上獲優秀案例1項,在2018年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上獲技術研發與應用成果獎2項。 學院招生就業呈現兩旺局面。2021年計劃招生4500人,截至目前,通過高中生綜合評價和五年一貫制轉段方式錄取3104人。2021年畢業3808人,就業率85.98%。“專升本”升學考試有615名學生被省內本科院校錄取,較2020年增長17%,“專升本”錄取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穩步提升。近三年平均就業率達95%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滿意度達95%以上,85%以上的畢業生對就業崗位、工作環境、工資待遇、升職空間滿意。 學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化。成立校辦企業武威泰豐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建成2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1所,已成為光伏扶貧基地和新能源類專業群生產性實訓基地。與江蘇順豐通訊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校園生產性實訓基地,與山東藍海集團共建校內烹飪實訓中心,在武威市實驗幼兒園等企事業單位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78家。 學院合作辦學持續加強。著力推進“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聯合辦學工作,為國家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項目建設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干得優”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積極落實甘肅省與天津市簽署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與天津職業大學簽訂《校院合作發展協議》《天津職業大學輔導員職業能力研學基地共建協議》,成立天津職業大學(西部)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天津職業大學輔導員職業能力研學基地,開展全方位實質性合作,推進兩校間深度合作,不斷提升育人質量,共同發展。委托同濟大學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對學院師資隊伍開展系統化培訓,整體提升教師隊伍綜合能力。按照《關于支持培黎職業學院建設發展的工作方案》,學院與培黎職業學院簽訂發展協議,全面對口幫建旅游管理專業。與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簽訂《合作幫建協議書》,在改革成果、學校治理、聯合招生、貫通培養、內涵建設、產教融合等方面建立互幫共建協作機制,助推蘭州——西寧城市圈建設。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2019年、2020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招收留學生10名。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學院將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圍繞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新要求,全面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領導,深化“三教”改革、辦學體制與育人機制改革,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國際交流合作,以高水平特色專業群建設為抓手,輻射帶動特色骨干專業群建設,為“一帶一路”倡議、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建設美好幸福新甘肅”“打造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武威”提供人才支撐,為甘肅省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努力建成“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的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 (更新時間:2021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