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北京大學醫學部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分數在521至691分,位次為37781至23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21至691區間才能上北京大學醫學部。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北京大學醫學部
1、2022年云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理科最低分需要6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06名;
2、2021年云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護理學專業):理科最低分需要5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781名;
3、2021年云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理科最低分需要6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0名;
4、2020年云南考生上北京大學醫學部:理科最低分需要6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0名;
二、北京大學醫學部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74 | 406 | 教育部 |
2、2021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21 | 37781 | 教育部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75 | 230 | 教育部 |
3、2020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691 | 270 | 教育部 |
高考填志愿怎么填報
填報平行志愿時應注意:一是準確定位,合理填報。同一批次的幾個平行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報同一層次(投檔最低分相近)的學校。平行院校之間應適當拉開距離,保持一定的梯度,且應選好保底院校,以免滑檔。
二是根據意愿,正確排序。平行的院校志愿也有先后順序,考生在合理選擇報考院校的基礎上,可將自己最希望就讀的院校排在前面。
三是專業志愿,慎重填報。填報志愿前仔細閱讀院校招生章程,提前了解院校錄取規則、專業限制(報考)條件及往年各專業錄取情況等,并結合自身成績、興趣愛好等實際情況,慎重選擇專業。特別要高度重視“專業服從志愿”,避免因盲目不服從院校專業調劑,而導致被院校退檔。
高考志愿提前批次報名步驟
1、因為提前批次包含的特殊類招生很多。主要包含小語種專業院校、綜合評價錄取院校、軍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空飛院校、航海院校、特殊行業院校、普通高校的基地班、試驗班、貧困地區定向招生院校等,如果方向不明很容弄混。所以考生要知道自己的提前批次志愿填報的方向。
2、由于提前批次院校招生的類別比較雜,不少專業都是需要參加體檢的,有的需要面試、提的需要提供相關申報材料的,所以必須提前招收準備。
3、按照正規的流程填報提前批次的志愿。閱讀招生計劃→填寫志愿草表、填涂機讀志愿卡→登錄指定網頁→輸入用戶名和初始密碼→閱讀考生須知→修改初始密碼→在網頁上選擇志愿卡→輸入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檢查填報院校和專業是否正確→退出填報志愿界面。
三、北京大學醫學部最新介紹
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地處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是中國政府創辦的第一所西醫院校,是國家“211工程”首批建設的高等學校之一,具有百年歷史,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學科覆蓋醫學門類中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護理學、醫學技術、中西醫結合以及理學、工學、教育學、哲學、文學等門類的部分學科。教學貫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繼續教育全過程。現有8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點,77個二級學科點),9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學科點,81個二級學科點),9個博士后流動站。 設有5個學院: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醫學人文學院。6家直屬附屬醫院、4家共建醫院和15家教學醫院,承擔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實習任務,并向社會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共有在校學生996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89人、碩士研究生2568人、本科生4039人,留學生369人;網絡教育學生10015人(上述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9月1日)。 擁有大批國際、國內知名的醫學教育、科研、臨床方面的專家,其中具有高級職稱2976人,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7人,“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8人,博士生導師66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6人。 擁有3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2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國家醫學中心,65個省部級設置的實驗室、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研究(室、中心)。 對外交流活動豐富,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研討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與100多所海外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有40余所為北醫戰略合作伙伴。與10余所協議學校建立了MD-PhD項目,設立了43個學生交流活動項目和10余項國際交流獎學金項目,搭建起國際醫學教育資源共享的平臺。在國際科研合作方面,醫學部與多個國際合作伙伴建立了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國際聯合研究平臺,該平臺被科技部認定為“轉化醫學與臨床研究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牽頭成立“中國-東盟高校醫學聯盟”,進一步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醫學院校和醫療衛生機構在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和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全方位交流與合作。2000年與北京大學合校后,醫學部充分利用北京大學綜合學科優勢,加強交叉融合助力學科發展,推動醫學教育改革與科學研究,努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啟動并不斷探索臨床醫學、藥學與預防醫學學生長學制的培養模式,大力推進醫學學科與理科、工科、人文社會學科的交叉,學科實力顯著提升,學科布局進一步優化。近年來,在教育強國戰略、健康中國戰略、科技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在“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支持下,北大醫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將北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北大醫學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實施創新驅動,突破學科壁壘;整合學科資源,形成學科優勢;搭建交叉平臺,共建共享共管;對接國家需求,促進成果轉化。積極推進醫學部與校本部深度融合,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學科資源按需分配,招生工作資源整合,前沿學科交叉合作,創新平臺合作建設,臨床基礎密切結合,新體制中心共建共享,空間資源統籌布局,管理干部交流兼職,對外宣傳統籌協調。 今天的北大醫學正在飛速發展,這所由中國政府于1912年創立的第一所醫學院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秉承“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熱忱服務的獻身精神”的校風,以更堅實有力的步伐,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再創輝煌。未來的北大醫學將努力成為國家醫學發展教育和改革的旗幟、國際醫學卓越人才培養和精英人才集聚的高點、國際醫學科技創新和技術發明平臺、重大疾病防控、診療及臨床研究中心、國家新藥創新研發和轉化基地、國家衛生政策和健康管理的智庫、國際醫學合作和交流中心。 (上述文字中的數字統計截至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