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云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黑龍江財經學院在云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云南考生上黑龍江財經學院的分數在430至481分,位次為97472至4008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云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30至481區間才能上黑龍江財經學院。
一、云南考多少分能上黑龍江財經學院
1、2022年云南考生上黑龍江財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7472名;
2、2021年云南考生上黑龍江財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1655名;
3、2020年云南考生上黑龍江財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2035名;
4、2022年云南考生上黑龍江財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269名;
5、2021年云南考生上黑龍江財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0084名;
6、2020年云南考生上黑龍江財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186名;
二、黑龍江財經學院在云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黑龍江財經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30 | 97472 | 省教育廳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07 | 43269 | 省教育廳 |
2、2021年黑龍江財經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37 | 91655 | 省教育廳 |
2021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502 | 40084 | 省教育廳 |
3、2020年黑龍江財經學院在云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40 | 92035 | 省教育廳 |
2020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481 | 43186 | 省教育廳 |
本科第一批的六個平行志愿都必須填滿嗎
不一定要填滿。
以學校為主,如果目標高校只招5個專業或者更少,那么考生當然也報不滿6個專業,所以說這種情況下六個專業志愿不一定要填滿,通常來講建議按照考生分數的高低、或者考生喜歡的專業順序排下來填寫,當然也有特殊例外,以考生意愿為主。
以個人為主,在平行志愿的專業填報中,考生最多可以填6個專業志愿。6個志愿是最高限制,目標院校有多少個專業招生,那就從這些個專業中挑最想要報考的專業,想要穩一點的最好把6個志愿專業都填上。總的來說,建議大家還是院校志愿數和專業志愿數都盡量填滿,不要因志愿過少而增加報考的風險。
本科第一批:為教育部直屬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屬重點高校、經批準參加本批錄取的高校(專業)。
三、黑龍江財經學院最新介紹
黑龍江財經學院是2008年9月經教育部批準獨立設置的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一所以經管學科為主,經、管、工、文、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立足區域和行業,面向全國,重點服務龍江,為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以及提供應用技術和智力支持的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 歷史沿革。學校始建于1999年4月,是由黑龍江德強實業集團投資、經黑龍江省教委批準成立的(中外合作)哈爾濱德強專修學院。2000年2月與黑龍江商學院合作成立民辦二級學院,更名為黑龍江商學院哈爾濱商務學院,同年開始正式招收本科生;2001年11月隨隸屬院校黑龍江商學院與黑龍江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合并成立哈爾濱商業大學,更名為哈爾濱商業大學商務學院;2003年7月更名為哈爾濱商業大學德強商務學院,2004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確認為獨立學院;2008年9月經教育部批準為全國首批、黑龍江省第一所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更名為哈爾濱德強商務學院,2013年4月更名為黑龍江財經學院。 發展戰略。學校確立了“三步走”發展目標,即“十三五”期間,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提升內涵、邁上臺階,建成合格的民辦應用型財經大學;到2025年,建成有特色的成熟的民辦應用型財經大學;到2030年,建成專業名師匯聚、創新人才涌現、辦學設施先進、校園環境優美、社會貢獻凸顯、國內有影響并位居全國前列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民辦應用型財經大學。 辦學條件。學校位于北國名城哈爾濱新區大學城,校園占地面積705014.0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278072.89平方米。固定資產6.70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329.03萬元。館藏紙質圖書117.79萬冊、電子圖書328萬冊。建有實驗室、校內實訓基地65個,校外實習基地122個。校園網萬兆骨干千兆到桌面,出口帶寬1.4G,信息點8635個,應用服務60多項。校舍、文體活動場所以及生活配套服務設施齊全,充分滿足師生需要。 學科專業。學校設有經濟學院、金融學院、會計學院、管理學院、財經信息工程學院、人文學院、藝術學院、通識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體育軍事教學部10個教學單位。開設了涵蓋經濟學、管理學、工學、文學、法學、藝術學6個學科門類的33個本科專業,有省重點建設學科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省重點專業1個、院級特色專業4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2076人。 教師隊伍。學校初步建成了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發展趨勢良好的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584人,生師比為19.98∶1。自有專任教師351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比例58.97%,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比例78.06%,“雙師雙能型”教師比例37.61%。 人才培養。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辦學以來,培養本專科畢業生34654人。社會聲譽好,生源充足,以黑龍江省為主、面向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畢業生以素質高、能力強、工作踏實、吃苦耐勞等特點受到用人單位好評。 科學研究。學校圍繞區域行業發展需求和傳統文化傳承開展科學研究,成立了錢幣經濟研究中心、中小企業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滿繡藝術研究中心等8個研究中心;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開展教學研究,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十三五”以來主持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項、省廳級教改項目33項和科研項目58項、橫向課題12項,獲得授權專利53項,編寫專著和教材31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50篇。 產學合作。學校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構建“校系同建、一系多院、多元培育、虛實結合”產業學院模式和“嵌入式”“訂單式”“冠名班”“大師工作坊”等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良好趨勢。 黨建思政。堅持用*新時代**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師生,認真貫徹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著力落實黨建重點任務,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學院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和組織保證。 校園文化。學校堅持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以“崇德尚學,圖強至善”校訓、“忠誠、敬業、合作、卓越”龍財精神和“樂觀、寬容、理智、激情”文化理念為標志的大學精神文化建設;加強以學校章程為基礎的大學制度文化建設;加強以校史館、博物館、教師之家、大師工作室、暢園等為特征的大學環境文化建設,逐步形成以文化人育學風、以德示范正教風、以繩尺步強校風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對外交流。學校堅持國際化開放式辦學思想,積極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韓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的大學和有關機構建立了聯系,與英國格林威治大學、英國奇切斯特大學、加拿大圣力嘉學院等多所國外高校確立了校際友好合作關系,簽訂了教師出國培訓、派遣留學生協議,選送近百名在校生赴國外留學深造,接收來自韓國、美國等國家的留學生60余人,累計接待國外來賓訪問近百人次。 社會聲譽。學校是《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1115工程”重點建設民辦高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省民辦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單位、省現代大學制度建設試點單位、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理事單位。在多年辦學實踐中,榮獲“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省級文明單位”“省高校文明單位標兵”“省級文明校園標兵”“省高校師德先進集體”“省安全和諧校園”“省民辦高校示范單位”“省民辦高校免檢單位”等20多項榮譽稱號,是省內唯一同時獲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省十佳和諧校園”榮譽的民辦大學。